望着合作社用过的包装箱,潘世云内心满是惆怅
编者按: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被寄予厚望。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合作不规范,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引导扶持其健康成长,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折射出的问题,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近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首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面临生存危机。要撂挑子的是合作社理事长潘世云:“2010年合作社社员散伙了,一直没去工商办手续,再不注销,我可承担不了法人责任。”
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当时,西昌市供销社以当地小有名气的茅坡樱桃为依托,发起成立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曾是西昌市示范合作社。”时任供销社主任的王明强说。
曾经红红火火的合作社为何要散了?未来合作将往什么方向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西昌市樟木箐乡丘陵村一探究竟。
红红火火的起步
樱桃价格从一斤2元变成8元,带动农家乐发展,合作社人气越来越旺
丘陵村,当地人习惯称为茅坡,种植樱桃是当地的传统。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着樱桃树,挂果季节,满眼都是红色。
长期以来,村民们一直为卖樱桃犯愁。由于泥巴路难走,樱桃都靠人背马驮,还卖不上价。虽是祖祖辈辈靠的营生,也只是卖了个“油盐钱”。
这种状况从2004年合作社成立后改变了。市供销社帮助联系,把樱桃直接送进西昌市最大的超市,当时村民们还不知道这叫“农超对接”,但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樱桃均价从原来的一斤2元一下变成了8元。
“价格上去了,销路扩大了,茅坡樱桃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回忆起曾经的“辉煌”,潘世云仍透着一丝激动。
村民们感到,老祖宗留下的樱桃确实是个宝贝。可困难还是一个接着一个,2004年年初的低温冰冻灾害,让村民几乎绝望。
引客上山,开展采摘活动。为了减产不减收,合作社联合旅游局,发动亲戚朋友上山采摘樱桃。合作社垫资印刷包装箱,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当年来了1万多人,采摘活动非常火爆。不仅樱桃被抢空了,连土豆、花生等农产品也被城里人买走了。村民们收入不但没有减,反而增加了。
2005年、2006年,采摘活动持续火爆,农家乐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又多了条增收的路子。这下,大家看到了合作社的好处,要求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眼看着人气越来越旺,合作社管理层也干劲十足。然而,一直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王明强却忧心忡忡,这不是他想要的合作社。“合作社不能仅停留在提供服务上,必须成为实体经济组织,要具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