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表示,因为补贴力度省和省不一样,有些省相对更大,但是后来不少人就跨界。比如,甲省的补贴力度比乙省大,乙省的人就跑到甲省,借用甲省农民的证件来买,然后再把机器运回自己省。“有些设备差别还是很大的,在地方上,尤其是两省搭界的地方,每个省的补贴力度不一样,因为有些省内自己还给一部分补贴,那相邻的省可能就少一些,因为各省财力也不一样。农机这东西,咱们不倒腾的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有钻营的。你卖一个机器,价格可能都是12万,但补贴不一样,有些农民买是8万,有些是9万,中间存在一个差额,那就会有人倒腾这东西。”
种种手段说出来都并不难想到,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昧了良心。国家每年拨款数百亿,其中究竟有多少直接补贴到了农民手中,并能保证其购买的是优质的设备,真正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又有多少纳税人的钱,在农机补贴这项原本利国利民的政策中,通过种种违规操作,落入了不良商家或个人的口袋?
当然,“这个补贴对整个农民还是挺起作用的。”刘林说,现代农业机械化变化还是挺大的,农民确实是改变了种地的方式,不像以前种地那么累。农机补贴的存在对于农民购买农用机具这一块的积极性提高作用还是挺大的。
“所差的就是省和省之间,不是全国一致。”刘林表示,补贴大部分都是给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但很多农民由于经济条件与种地规模或者是山区地形的限制,使用小型农机比较多,价格比较少,不在补贴目录之内,就补贴不上。“但是,任何一个补贴要完全公平是不可能的。”他对记者说。
一名资深农机媒体人也表示,农机行业因为国家2004年补贴之后才起步,行业基础比较薄弱,不像其他行业那么成熟,像贴牌、专利侵权大家看的也多了,“如果太较真的话,不利于行业发展。”
农机骗补事件频发,的确令人忧心,但不能因噎废食,国家仍应维持对该市场的扶持力度。只是在进行补贴的同时,应不断完善机制,包括农机补贴目录的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让财政资金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