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跑马圈地
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又有宽松的政策环境,面对农机工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行外企业特别是工程机械大佬纷纷加快扩张的步伐,在农机领域跑马圈地。
今年6月18日,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董事长詹纯新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3至5年内,中联重科将在做好现有龙头产品的同时,对重型卡车和农业机械等板块进行战略布局,不再单一“押宝”工程机械。
无独有偶,农机上游企业江淮动力(000816,股吧),近期也明确了其主攻农机装备领域的定位,欲逐步剥离煤炭、有色金属等业务,并且定向增发15.6亿元,发力农机终端产品。
而早在两年前进入农机行业的奇瑞重工,将“精准农业”作为重要突破口,现已跻身农机“领军企业”行列。截至2012年11月底,奇瑞重工实现农机销售近26000台,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
奇瑞重工的“榜样”效应似乎让更多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对农机行业虎视眈眈。今年的江苏国际农机展中,竟然出现了三一重工(600031,股吧)的身影,不禁让人猜测在工程机械遇冷的当下,三一重工是否也有意到农机领域分一杯羹?
专家指出,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影响较大,工程机械企业和农机企业互相渗透的状态呈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的趋势。而且放眼国外,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德国卡特彼勒公司、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等巨头就是横跨农机、工程机械的知名企业。
“中国的农机企业很多,但是有实力的企业很少。这些有实力的行业外企业选择做农机,对农机行业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上述专家乐观地表示。
事实上,中国农机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农机大鳄们的主战场。今年7月16日,德国农机生产商CLAAS(克拉斯集团)成功收购山东金亿机械有限公司85%股权。这是继全球四大农机跨国巨头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赛迈道依茨―法尔在中国完成战略布局之后,又一世界领先农机制造商落子中国。
“像约翰迪尔,很早就已经兼并了中国优秀的农机企业,很多显赫一时的自主品牌也因此销声匿迹。如今,像奇瑞重工、中联重科这样的企业进来做农机,他们起点高,产品定位也不同,将有望提高农机自主品牌的竞争实力。”上述专家解释说。
据悉,2012年全球农机总产值约86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842亿元。其中,中国占全球农机总产值的比例近50%。然而,尽管中国已跻身全球最大的农机生产国,但却没有一家本土企业可以与跨国企业等量齐观,与约翰迪尔这样的顶尖巨头相比,更是望尘莫及。
而与农机同样起步较晚的工程机械行业,如今已出现诸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可以与跨国巨头比肩的中国企业。中国自己的农机巨头何时才会出现?也许随着众多行外巨头的进入,未来可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