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农网9月6日讯 2013年夏季(6-8月)黑龙江省总体气候特点是:气温略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虽然7月以来的持续降水导致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发生洪涝灾害,但受灾的主要是沿江耕地,其它大部农区作物未受到洪灾影响。整体来看,今年夏季的气象条件良好,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8月26日,抚远县一处被江水倒灌淹没的村庄(图片来源:新华网)
夏季,全省较为偏高的气温和降雨,使大部地区水热条件能够较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虽然经历了罕见的多雨时段,导致江河沿岸发生洪涝灾害,但降水也带到来了充足的水分,使大部农区作物受益。其中,6月气温高、降水多,雨热条件有利于旱田作物生长及水稻返青分蘖,对春季低温、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补偿作用;7月是黑龙江省农作物营养生长较为旺盛的时期,总体来看农区温度条件适宜、水分充足,对作物生长发育比较有利,虽然上旬和下旬光照不足,但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8月,农业气象条件依然较好,充分的雨水有利于作物生长,但连阴雨天气对作物抽穗、扬花有一定不利影响,日照偏少和月末的低温天气对灌浆较为不利。
目前,持续降雨引发的黑龙江省汛情有明显好转,俄罗斯境内水体面积已明显缩小,黑龙江流域除绥滨境内水体略有扩大之外其它无明显变化。松花江江段水体无明显变化。
另外,根据8月28日土壤墒情观测结果,黑龙江省0~30厘米土层讷河、依安、杜尔伯特、泰来、兰西、宾县、牡丹江市共7个县(市)处于偏旱状态;黑河大部、三江平原大部、齐齐哈尔局部、哈尔滨部分地区及海伦、绥棱、林口、绥芬河共32个县(市)处于偏涝状态;其它大部农区墒情正常。据预测,未来7天黑龙江省降水过程多为分散性的,且雨量不大。
为此专家建议:两江沿岸仍需密切注意汛情发展,做好应对措施;土壤偏湿地区应及时排涝散墒,以防土壤过湿引发作物病害和倒伏;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冷空气势力会不断加强,冷空气活动次数也会逐渐增多,各地要密切关注由此带来的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北部地区特别是低洼地块、东部山区和半山区要重点防范早霜;秋季是黑龙江省火灾高发期,各地要注意排除火灾隐患,避免火灾给收获和未收获的粮食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