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现实
2013-09-06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作者:冯献 崔凯)   

  3.2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行新型工业化机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使得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双双有所提高,为“四化”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大更是首次提出了“四化”推进的战略思想,提出用信息化提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用信息化武装农业,丰富农业内涵;用信息化改造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一方面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支撑工业化,对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四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要求信息化要素不断融入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当中,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推进城镇化向智慧城市转变,提高城市质量;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推进产业发展向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即按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转变。在该过程中,产业发展不断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新型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农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不断创新升级,从而催生城镇化的新理念和模式,推动城镇向数字城、信息城、智能城、知识城方向发展,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造就城镇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图3)。


图3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相互作同步发展的运行机制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向前发展,已达到必须依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节能减排,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依赖信息技术元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生产精准率,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城镇发展的空间集聚。随着自上而下“四化”同步的开展,预计未来将实现“四化”同步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化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09-1.html

标签:农机 现实 发展 内涵 现代化 农业

上一篇:电子商务有望成为农机流通企业未来方向
下一篇:黑龙江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秋季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