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张忠军: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实现粮食安全必由之路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粮食大会提出的。
什么是粮食安全呢?当时,主要是粮食产量的概念,希望世界上能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世界人口,是一个最基本的粮食安全的概念。
随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粮食安全这样的概念也不断的在丰富、完善。1996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对粮食安全做了一个定义,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社会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健康而积极生活的膳食需要。
世界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张忠军理解这个概念包含了4个层面的含义。
张忠军解释,首先,要有粮食产量,也就是说在这个地球上要有一定的粮食供人类消费;第二,是获取的概念,有了粮食,大家有钱要买得起,还要有运输条件,有道路、仓储等等;第三,粮食要有稳定性,就像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地区今年风调雨顺,粮食是安全的,那么到明年稍微受了一点灾害,粮食就不安全,这是不稳定的,所以讲粮食安全,还有一个稳定性的概念;第四是粮食的利用。我们仅仅有粮食还不行,还要有粮食的利用和营养的概念。
张忠军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他说,在过去已经实现了粮食的九连增,今年夏粮增产,也还有希望取得今年的十连增。中国实现了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目标,但要研究的是针对未来随着人口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粮食需求在持续上升的状况,当前农业发展的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30年、50年之后,在这种模式下,还能不能够继续增产?如果说不能继续增产,我们就是不能满足粮食需求的。
“世界粮农组织召集一些专家,对2050年粮食安全状况做了一个展望,这个展望主要是依据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看人口增长。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到90亿,甚至是更多。而且这些人口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预计到2050年,将有75%的人进入城市。第二是看自然资源,到那时候有没有那么多的自然资源来维持我们粮食的增长。到2050年,粮食需要增产70%,才能够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增产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地方靠高污染、高投入的模式来增产。”张忠军说,中国的种植业单位面积施用化肥的量,是全球施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是欧盟施用化肥水平的3.3倍,是美国的4.5倍。当然,施化肥农药的同时,也是高成本的。另外,风险也非常大,气候在变化,加上水污染,土壤、河流的污染,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也在增加。
张忠军认为,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积极的态度,尽量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那就是生态农业,其核心在于生态农业的模式和技术。在这方面,已经摸索了一些非常好的模式,有了非常好的一些经验。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生态农业在理论基础、技术体系,以及政策引导和服务水平、能力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距离我们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的推广和探索,也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在这方面的大力支持。
家乐福全国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控制经理Clotilde Pallier女士: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应实现良好平衡
家乐福全国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控制经理Clotilde Pallier女士在家乐福工作有5年多的时间,主要是负责食品质量、产品安全。
“说到食品和粮食,有两个相关的概念。第一个就是食品安全。另一个是粮食安全。”Clotilde Pallier说,在法语里面,这两个词都是用一个词来表达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架天平,两边可以比喻为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如果说过于关注粮食安全的话,也就是说会导致粮食供应过剩,会出现各类的问题,包括土地肥力的下降,大量的病虫害,还有产品上的农药残留等等。同时,如果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关注食品安全的话,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说出现病虫害的时候,产量就会下降。
“因此,在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之间,实现很好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Clotilde Pallier说,这样,一方面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另外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所有的人。它也与我们整条产业链紧密相关的。农民要承担责任生产安全的食品,而且政府也要给予有效的监管、检查、控制,此外,业界也应该负起他们的责任,保证这个产品的来源和整个流通过程是安全的。
Clotilde Pallier说,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两个概念,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放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框架下,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生产知识,而且我们还要给予高质量的投入,从种子培育、收获到存储,都要遵循良好的农业规范,才能实现食品的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
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Clotilde Pallier说,比如来自自然方面的挑战,包括土地和水的可利用性的挑战。现在有大量的污染,可能会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北部是比较缺水的,在南部的话又会有洪灾,这也是种植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还有经济方面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假种子、假杀虫剂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产量低,同时污染度又非常的高。
“另外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面临的劳动力问题,农民的工作是非常艰难和辛苦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同时,农民的收入又非常低。”Clotilde Pallier说,此外,农民知识缺乏,大部分的农民年纪比较大,而且大量的农民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会导致种植的实践水平会比较低,导致低的产量,收入水平也会低。所以,要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这样的话才会解决接下来一连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