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家庭+农场,让现代农民傍现代农业
2013-09-17   来源:新华日报   

  编者按 家庭农场是指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土地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促进专业大户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已形成一大批家庭农场。本报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剖析,推出“家庭农场新观察”系列报道,希望对家庭农场走远走好有所裨益。

  家庭+农场,让现代农业拥抱农户

  排排大棚鳞次栉比,棚内蔬果红绿相间,靖江市生祠镇大进村农村公路北侧的这片设施农业基地,半年前刚挂上一块新牌子,醒目地写着“靖宇家庭农场”4个大字。正在大棚里劳作的田靖宇,是泰州市首位家庭农场主。截至目前,像田靖宇这样兴办的家庭农场,全省已有24.2万家。

  “之前,乡镇干部跟我说”家庭农场“,我以为就是”种田大户“换个时髦名字,现在看来,大不一样。”53岁的田靖宇先是在镇里指导下,备齐找全了200亩土地的流转手续,再到镇经管站填了申请表。十几天后,从靖江市工商局拿到一本营业执照。政府帮着田靖宇在地边修了一条砂石路,一道硬质化沟渠。最新的利好是,政府将在购买有机肥方面给补贴,市场价76元的100斤装有机肥,家庭农场只要出44元。

  变得正规了,各方面的好政策也更多了―这是首批拿到执照的家庭农场主们最直观的普遍感受。

  “家庭农场”是一个舶来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按国家农业部统计口径调查,目前我省家庭农场规模主要集中在100至500亩。“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经营,没有不以农户为主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家庭经营方式暴露出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家庭农场无疑是将农户经营和规模经营结合起来的最好方式,既坚持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特性,又能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农场是现有条件下农业生产关系的一次有益调整,我省明确把家庭农场列为涉农项目重要申报和实施主体,在项目立项上给予倾斜,并积极争取农业保险(放心保)补助、贷款贴息、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优惠政策,今年底还将认定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85-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现代 家庭

上一篇:粮食主产区深层次矛盾亟待重视
下一篇:甘蔗收获机:农机市场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