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家庭农场加快发展,还需“有形之手”扶一把
2013-09-23   来源:新华日报   

  在增强现代农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家庭农场依然面临着农村组织合作化程度低、农业资金缺乏、产业抗风险能力弱、人才技术不足等问题。要让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多方面积极回应,解决农场主们的困惑和期盼。

  做强基础,提升社会化服务

  今夏持续多日的高温少雨,让徐州顺发家庭农场的近900亩水稻田“很口渴”。处在孕穗期的水稻最起码5至7天就要上一遍水,可浇水一等就是半个月。建在废黄河边上的农场,用水本应不是问题,却遇到极端天气,发现配套的水利设施还是跟不上。田边的水渠修了不过4年,已经千疮百孔,翻水站也年久失修。用电问题也让农场主王士涛着急。王家4台水泵翻水,昼夜不停也要3天3夜才能全部灌溉完,而因用电紧张只启动2台。

  “像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家庭农场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经济研究所朱菊萍博士说,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家庭农场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一些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农场的农田水利设施陈旧,一些路、桥也无法行驶大型农业机械,有的地方甚至不通电力设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伸出“有形之手”帮一把。

  苏州古里镇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型合作经营方式值得借鉴:种苗、有机肥等农资,由龙头企业田娘公司统一提供;收获的粮食也由田娘公司收购、销售;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农机、植保等配套服务,则由各类专业合作社提供。古里镇党委书记曹国芬介绍,根据对当地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测算,农民人均可种70亩地,夫妻两人可以种植100多亩。

  合力解难,提供抗风险支撑

  宿迁洋河新区仓集镇博大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许浩这些天正打算着增加种植品种,并考虑进军养殖业。然而由于投入比较大,他在资金周转上遇到了难题,多方打听贷款事项时,贷款利息也令他却步。同样的境遇,也挡住了泰兴古溪镇翁氏家庭农场负责人翁晓建的脚步。翁晓建正在建设50栋羊舍,将来可以年出栏肉羊5000头,“种羊的饲养投入大,而目前财政保费补贴也没有覆盖这个品种――希望政府尽快完善保险机制。”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77-1.html

标签:农机 有形 一把 发展 加快 家庭

上一篇:融入创新,彰显家庭农场特色和活力
下一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