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合作社创新模式 让土地与农机搭档更完美
2013-09-25   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杨红英)   

  在黑龙江省农机局局长郑联邦看来,现代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对农机强烈的依赖性与土地规模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家一户靠农机实现增产增效的局限性问题,同时避免了以家庭为单位作业导致的土地细碎化,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笔账

  农机作业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必须因地制宜。比如在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大米和玉米,而在河南等地,小麦则是主要产物。

  “虽然在大多数地区的农机合作社目前仍然以代耕、代收等服务作为盈利点,但在黑龙江这样的作业方式很难给社员带来利润,原因是当地所需的农机投入较大。如果还希望通过代耕、代收来获得相应利润,那么必须有足够大的量。”

  在当地农机局的指导下,黑龙江从2003年开始就在探索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而从组建第一批农村合作社至今,当地的合作社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8个发展到2000多个。

  据郑联邦介绍,经过不断的发展,全省涌现出了一批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分配机制合理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其中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就是其中的的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郑联邦所说的仁发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2010年正式运营,成员仅7人。因没有自主经营的土地,仅靠代耕服务,全年亏损187万元。

  2011年,成员发展到314人,自主经营土地1.5万亩,实行了保底分红,每亩土地保底350元,总收入2763.7万元,盈余1343.2万元,土地亩均受益710元,投资回报率31%。2012年,合作社入社土地3万亩,成员1222人,总收入5594万元,盈余2759万元,土地亩均受益730元,资金回报率43%。

  郑联邦认为,仁发合作社三年迈出了三大步,主要做法:一是实行入社土地保底。经成员大会通过,入社土地每亩确定保底金350元,秋后按照协议先行兑付土地保底金。2012年入社成员工分得土地保底金1054元,有效保护了成员利益,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是土地再与资金一起参与分配。2012年入社土地折资款与其他参与分配资金2848万元一起分配,土地折资分红453万元,平均每亩有分红151元,合作经营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提取公积金等同投资。2011年合作社提取公积金408.5万元,记入个人公积金账户等同投资,参与下一年度分配。2012年,经成员代表大会决定,按50%提取盈余公积金852万元,合作社两年累计提取公积金1260多万元,现在正常经营基本“不差钱”,增强了合作社发展活力。

  四是国投资产受益平均分配给成员。2011年户均分得12417元,2012年户均分得5631.06元。随着合作社成员增加,国家补贴分给每个人的受益摊薄了,但由于规模效益已经逐步显现,个人受益未减反增。

  “由于涉及农机、土地、合作三个方面的因素,现代农机合作社很难操作,国内外尚无先例,而克山仁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给我们很多启示。”郑联邦说道。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68-1.html

标签:农机 完美 土地 创新 模式

上一篇:家庭农场的前景值得期待
下一篇: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