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经平) 近日,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3年农业部在总结高产创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将各地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完善配套,对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更广范围、更大面积推广普及,力争实现示范区域产量超过现有大田产量的20%。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说,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生产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小农户为主向规模经营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带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此,农业部组织专家,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作物种植布局、茬口安排、光温水等资源禀赋,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集成组装,完善配套,制定了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四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以不同主推技术为核心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
与粮食高产创建和整建制推进的思路不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突破了行政区域的界限,在生态类型相近、种植制度相同的区域内,实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跨县、跨市、跨省联合推进,协作攻关,突破制约区域内粮食产量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模式。
据介绍,制定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高产与高效相结合,确定不同技术模式的目标产量,既考虑挖掘增产潜力,也兼顾投入产出效益;二是实用与先导相结合,既有生产中已普遍应用的技术,也有正在重点示范推广的技术;三是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组装配套综合性的增产技术模式,特别是以机械化为平台,对适合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定性描述,对作业机械和作业指标进行定量表达,形成从种到收套餐式的组合;四是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确定技术模式的适宜经营规模。
据了解,今年秋冬种,农业部将率先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开展7个小麦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增产技术模式示范,在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5省,开展7个油菜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增产技术模式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