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育,需要的是立体式服务体系,如果没有体制机制创新,鳄鱼也能养成壁虎”
最近,《了望》新闻周刊在基层调研了解到,面对正在转型升级的农业生产方式,基于家庭分散经营而构建的传统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正遭遇“兼业农户懒得用,专业大户不够用”的尴尬。
采访中,种粮大户们向本刊记者反映,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种粮大户农技、农机、植保、市场信息服务等都需“自操自办”,甚至“大包大揽”,加剧了种粮资金紧缺,甚至需要靠高利贷租地,增加了种粮风险,迫切需要政府和市场携手配合,建立多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传统服务“老马”拉不动“大车”
“现在村里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有心无力,面对病虫害,各家地块防与不防不统一,早防与晚防不统一,往往导致我们这些种地大户钱不少花,防治效果却大打折扣。”谈起这两年遇到的种粮烦心事,河南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连连叹气。
重庆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认为,种粮“老把式”遇到的新难题,表面暴露的是植保体系短板,其根源在于,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此前构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生了脱节。
本刊记者了解到,随着不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匹配所形成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局部领域正陷入“老马拉大车”境地,有的甚至出现“无马拉车”现象。
51岁的王明杰是安徽界首市芦村镇种粮大户。2012年秋,因为收获的160亩地的17万斤玉米遇到连阴雨无法晾晒,发生大量霉变,最终只好低价销售。王明杰说,“现在包了1000亩地,粮食打下来晾晒和存放都是问题,勉强建起来的仓库只能满足30%的需求,烘干设备更是没钱买。”
山东齐河县农民王成亮流转了1.3万亩地,涉及当地2个乡镇11个行政村。他反映,作为全省第一种粮大户,最头疼的就是粮食打下来没地放。“玉米跟小麦不同,收获时不能现场脱粒。上万亩的玉米棒子,要是遇到阴雨天气,真是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一些种粮大户只好不惜血本搞起了“大而全”。从2000年开始包地的柳学友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购买了从种到收的各式农业机械,共计70多台。他决定再投资50多万元建设一个农机仓库。
重庆农委科教处处长欧阳柬表示,除了面对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外,长期以来,传统农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而新型主体所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服务,发育明显不足,也未引起足够重视。
河南省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蔡世忠表示,目前各地都在对家庭农场进行注册登记,“但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育,需要的是立体式服务体系,如果没有体制机制创新,只是挂牌了事,鳄鱼也能养成壁虎。”
警惕社会化服务包装下
“变相坑农”
针对上述问题,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加快构建多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让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相互配合,彼此不越位也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