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整机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属于上下游关系,但是长期依附于农机整机的发展,使得农机零部件企业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效率较低,与农机整机尚未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高效关系。
我国农机零部件行业的特点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主机拉动零部件的发展,零部件企业做大后,又很快进入主机行业。目前,国家对购买农机产品实行30%以上的财政补贴、对农机生产企业实行13%增值税的优惠税率、对农机批发零售企业免征增值税。而农机零部件企业既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也没有税收的优惠。因此,国外和国内资本对零部件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弱。同时,零部件销售没有税收优惠,利润微薄而费工费力,经销企业在销售主机的同时不愿代理销售零部件,农机零部件的流通与主机相比有较大差距。此外,零部件行业尤为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企业的产值仅占行业总产值的4.8%。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政府更重视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权益。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对农机“三包服务”的立法管理。目前,农机主机企业综合实力较强,流通企业、维修服务企业相对较弱,“三包服务”主要还是各主机企业自己承担。由此,为主机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要直接参与夏收、秋收等农忙季节的售后服务,承担了非常艰巨的三包服务工作。零部件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成为其竞争的重要手段,这是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特殊性。我国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一起很好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统计显示,目前零部件行业中,大型企业有2家,中型企业22家,小型企业292家,小型企业占了92.35%。2011年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平均产值为1.48亿元。很明显,9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年产值都在2000万元以下,非常分散,抗经营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农机产品的种类非常多,产品的差异大,单一品种产品的批量都不大。农机零配件种类繁多,批量小,通用件少,由此带来的是农机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很难做大。农机零部件企业一定要走专业化、科技型发展道路,坚持专、精、特的发展模式,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未来十年是我国农机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当前,我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业机械向现代农业装备全面升级的进程中,正在努力从农机生产大国成长为农业装备制造强国。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预测,未来将是农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农机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主机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内农机合作社、农机大市场的兴起,将拉动售后服务零部件的流通和销售。需求必将带动市场和产业的兴旺。我国的农机零部件行业已经凝聚了相当的基础,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过渡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零部件企业在农机黄金发展期将大有可为,应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做支撑,就很难构成一个农机强国。工信部在《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中将九个关键零部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对零部件给予同样的重视和期望。因此,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主机企业对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研发制造、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培育,帮助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也完善和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
提升零部件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生产条件。要广泛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水平。要应用柔性制造、敏捷制造、混流装配等先进生产组织模式,低成本精准制造。要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
目前,国内农机产品同质化、低价格的竞争非常激烈,随之而来的将是主机企业对配套体系的争夺和垄断竞争。主机企业对供应商的资质门槛要求将越来越高,不断调整自己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体系。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紧密的零整关系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此,零部件企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配套能力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