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3-10-18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黄季)   

  农产品供需平衡与市场展望

  综合农产品需求和农业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农产品价格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首先,虽然近期国内生产能够基本满足食物总量需求的增长,但未来食物供需缺口将逐渐增大。

  其次,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已成常态,并将逐渐演变为较大范围农产品的供需短缺。根据预测,我国农产品结构性明显短缺产品的范围和程度还将逐渐扩大,除大豆、棉花和食用油外,玉米、糖、奶制品和牛羊肉等都将成为短缺农产品。未来的粮食问题实际上可以说是养殖业发展和饲料问题,因为大米和小麦的消费将出现稳定和下降的趋势,国内生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如果要保持畜产品供需的基本平衡,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增长,饲料粮玉米和大豆以及牧草进口将显着增长。另外,虽然蔬菜、水果、花卉和水产品等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净出口国的地位,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将显着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

  第三,满足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也将面临日益突出的挑战。未来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消费者及出口商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将不断升级,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将备受关注,但如何在食物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安全控制和品质提升是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四,农业将面临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价格波动的更大风险。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发展的主要议程,许多研究表明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将对全球食物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并显着加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此外,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同样也将加剧农业生产的波动,使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更大的生产和市场价格风险。

  第五,虽然中国进入了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明显短缺时期,但这不会威胁到全球的食物安全。目前向中国出口大豆、棉花、玉米和食糖等农产品的国家有很大的生产潜力,他们将从中国的进口中得到益处。随着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推进,中国将为非洲农业生产发展起更大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235-1.html

标签:农机 选择 战略 我国

上一篇:机耕道建设滞后制约农机推广
下一篇:农机行业: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