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南部稻茬麦区】
稻茬麦是指在黄淮海南部稻田收获后种植的小麦,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等省的淮河沿线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700-2000万亩,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5%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300-400毫米,亩产400公斤左右。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前茬粳稻熟期偏晚,腾茬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二是稻茬土壤湿度大、土质黏重、耕整困难,翻耕后垡块大,难以细碎;三是春季易干旱,影响农艺措施采用;四是倒春寒发生频率高;五是抽穗开花期时有高温多湿发生,易发生赤霉病和白粉病,常遇渍害威胁,后期易发生倒伏和早衰。
模式3:南部稻茬麦少免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预期目标产量:480公斤
成本效益分析:亩均成本935元,亩均纯收益140元,适度经营规模350亩
关键技术路线:高产多抗品种+稻秆全量还田+少免耕机条播+三沟配套+重施拔节孕穗肥+机械喷防+机械收获
推荐农机配置: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播种机+喷药机械+联合收割机
【黄淮海北部水浇地麦区】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陕西北部。耕作模式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5.5%左右。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小麦生育期降水严重不足;二是常遇春季干旱,影响小麦返青及正常生长;三是病虫害较多,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四是倒春寒发生频率高;五是后期干热风为害。
模式4: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预期产量目标:平均亩产530公斤
成本收益分析:亩均成本965元,亩均纯收益222元,适度经营规模221亩
关键技术路线:冬性品种+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旋耕整地+机械条播+机械镇压+灌越冬水+重施拔节肥水+机械喷防+机械收获
推荐农机配置:拖拉机+深松(深耕)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播种机+圆盘耙+镇压器+喷药机械+联合收割机
模式5:北部水浇地小麦少免耕机沟播技术模式
预期产量目标:平均亩产510公斤
成本收益分析:亩均成本970元,亩均纯收益172元,适度经营规模285亩
关键技术路线:冬性品种+秸秆还田+少免耕沟播+灌越冬水+重施拔节肥水+机械喷防+机械收获
推荐农机配置: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喷药机械+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