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模式区域化、技术标准化、全程机械化
2013-11-06   来源: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Q2实际生产中如何选择技术模式?

  专家:应根据自身实际生产和生态条件,结合投入与产出水平选择

  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即使同一区域气候条件相同,土壤肥力、灌溉条件、人力配置等因素也千差万别,具体到一家一户,怎样才能选准技术模式?具体到一县一乡,在推广技术模式中又该注意什么呢?

  赵广才认为,研制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生态条件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就是为不同层次的生产者提供可选“套餐”。对于一家一户的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不同生产形式土地经营者,在选择时主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和生产需要;对于一个县、一个市或一个省,首先要考虑本行政区属于哪个小麦生态区,如果有些行政区内同时存在几种类型,就需要区别对待,因地选择不同模式。

  “同一个区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模式应用于小麦生产,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王法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技术模式的主要标准应是农户的种植意愿、经济基础及机械设备条件。

  “这7套技术模式,是基于机械化的技术模式,目的是起一个引领作用,而不是‘一统天下’。”朱新开建议,各地在实际示范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人员的作用,进行消化、吸收,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生态条件,结合投入与产出水平,对技术模式进行细化,集成配套出“本地化”的技术模式,以方便农民选择。

  Q3小麦技术模式为何集中在黄淮海?

  专家:抓住了黄淮海小麦生产,就抓住了全国小麦生产的大头

  区域性是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突出特点,然而7个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都集中在黄淮海地区,这是为什么?

  “在我国小麦种植区划中有4大主区,即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春麦区和冬春兼播区。技术模式涉及的黄淮海麦区主要指北方冬麦区。”赵广才指出,这是因为该区域小麦种植面积接近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70%,总产超过全国小麦总产的75%,所以抓住了黄淮海小麦生产,就抓住了全国小麦生产的大头。

  同时,黄淮海麦区也是小麦单产提高最具潜力的地区。该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3.6亿亩左右,其中水浇地面积超过2.5亿亩,生产条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最适宜的地区之一。“增加小麦产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朱新开介绍说,在《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无论是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还是高产更高产的区域,均涉及到黄淮海麦区。

  此外,黄淮海麦区也是我国面粉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基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小麦粉产量1.233亿吨,其中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粉产量均超过2000万吨,分别为4584.1万吨和2470.2万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196-1.html

标签:农机 全程 区域化 模式

上一篇:合作社应成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主体
下一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助力“三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