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三产融合,把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在新常态下,龙头企业也在进一步谋求转型升级,以融合发展为途径,探索产业的新模式。
“农村产业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湖北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处长张纯军在会上分享了湖北省作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的经验和体会。
“我们这里已经出现了多种产业链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有‘福娃'’土老憨‘全产业链模式,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和仙桃’猪-沼-菜‘模式,以农业功能拓展为核心的恩施’农旅文商‘模式、以及江夏农村电商服务模式、’周黑鸭‘直营模式等。”
通过融合,不仅把产业链的利润留在了当地,也培养了一批农村产业工人,实现了农企共赢。
“将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王乐君说,融合化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实现全产业链经营,即“一产为基,接二连三”。
而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融合的基础。各地农业产业化组织在订单、合作等联结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服务带动等新型联结方式,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稳定高效的利益共同体。
“北京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低收入帮扶,开展’百企联百社‘对接工程。”北京市农委产业处处长任志刚说,“同时采购农产品、领办合作社,2016年全市5279个产业化组织,带动了全国农户1253万户。”
通过深加工开展订单生产辐射带动农户种植;通过合伙人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随着多种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实现了深度联结。
参与产业扶贫,发挥“造血”功能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
产业扶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复制性。王乐君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弱。利用并发挥产业带动的巨大作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脱贫”。
同时,产业扶贫又具有很强的造血功能。各地在发展产业时,通过托管代养、培育产业、创造就业、吸收入股、服务支持等方式,使该部分人群具备了增加经济收入的可持续性“造血”功能。
四川农工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孟坤说:“按照总书记’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要求,四川创新和深化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形式。去年有5835家龙头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带动156.7万贫困户,户均增收1.53万元。”
北京密云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通过搭建平台,提供咨询服务,2016年电商销售额已突破1.8亿元,累计销售密云本地农产品200余种,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1000余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
农业产业化通过服务联动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通过保底价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增加农民的各项收入,成为当前在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双重不利因素制约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从只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并重的竞争模式的转变,必须要靠龙头企业。因为只有龙头企业才可能实现低成本,实现由靠数量竞争转向靠质量竞争。引导整个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龙头企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