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粮食主产省开展提高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试点,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国200个县将有专属农业大灾保险
今明两年在河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00个左右县,以水稻、小麦、玉米为标的。
对全体农户:
在基本险的基础上,推出保障金额覆盖农资、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
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提供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
在农户自主自愿和自缴保费比例总体不变的基础上:
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部试点县的保费补贴比例分别提高至47.5%、45%,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具体实施中允许地方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探索。
农业保险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保险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涉及公共财政补贴的资金和广大参保农户的利益。保监会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6年,我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定,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具体措施出台,将促进我国农业大灾保险持续稳健发展。
推出专属农业大灾险试点是重要举措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认为,在农业保险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业保险作为“绿箱”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我国面上的农业保险体系已经构建起来了,但力度还不够,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险,就是薄弱环节。所以这次在13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大灾保险类型有很多,比如说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风灾、雹灾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界定,大的种类都是明确的。关于实施,要从救灾资金中切出一块来,用于支持大灾保险。国家每一年救灾的费用巨大,数量很多,中央政府这一块数量也很大,从中拿出一块来,通过保险这种机制,给农民上巨灾保险。
政策有利于提升农业保险保障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说,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尤其是把地租纳入保障覆盖范围有助于加大对种田大户的支持力度,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农业大灾保险的试点与推广能够避免农业因天气而导致的部分损失,降低了农民家庭因灾返贫的可能性与几率。不仅仅如此,对于我国农民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于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以及对于农村的扶贫工作,甚至于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