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这是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主场论坛活动。如何巩固好“一带一路”的战略成果、利用科技携手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发展联动,成为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资料图
“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5月9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等共性问题,具有同中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
从中国到肯尼亚的1136个日夜
“从粮食入手,解决‘一带一路’贫困国家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胡春胜说。
作为中科院“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科技合作的一部分,早在2014年3月,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依托中非联合中心,开展了“肯尼亚半干旱地区保护性农业与作物高产技术研究课题”,与肯尼亚内罗毕乔莫·肯尼亚塔农业与技术大学农业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联合Dr. David M. Mburu及其研究团队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试验,开辟了1公顷的试验田,布置了3种耕作方式下9种不同种植制度、不同施肥水平和覆盖的管理方法总共27个试验处理、81个小区的田间试验,拉开了将现代农业技术引入肯尼亚的序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起在肯尼亚的科研经历,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晓欣坦言“既有心酸又有笑容”。“肯尼亚基本没有自己的农机工业,粮食种植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不仅耗时耗力,播种质量不高,往往还会错过播种的最佳时期,但肯尼亚人民的乐观自然让我印象深刻。”李晓欣说。
就这样,在几乎没有农机机具的条件下,农业资源中心的科研团队手把手指导肯尼亚当地农民,从翻地、播种,到地膜覆盖,3年多来筛选示范了玉米、谷子、高粱、水稻和葡萄等抗逆高产新品种(系)70余个,示范了测土施肥、旱作集雨、有机培肥、葡萄剪插、水稻育秧、保护性耕作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作物增产30%以上。在近10次与肯尼亚方面的互访活动中,中心的技术模式得到了肯尼亚方面的充分肯定,将科技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种子播种在了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