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一个合作社的扶贫发展样本
2017-05-2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闯销路,合作社初战告捷

  2014年第一次种植平菇就迎来丰收,堆满了大棚的平菇让村干部喜在眉梢,愁在心头。喜的是产量,愁的是销路。

  合作社向贫困户社员承诺统一代销,但刚开始的时候,干部们心里并没有底。

  李朝阳、徐年发,还有几名村干部,各显神通。托安徽省民委帮忙,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大家轮流到池州市内周边县城以及铜陵、安庆、芜湖、合肥跑市场。

  “省民委给我们联系了买家。但我们也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李朝阳说。

  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铜陵。为了卖平菇,他和镇上的包村干部李贵高、村书记章文庆、村主任徐光明4人,凌晨三点,抬着两筐平菇,直接去当地菜市场找批发的贩子推销。

  干部焦急,村民心里也打鼓。夏光和看平菇滞销,心里暗暗打算如何打折处理,不要亏太多。

  那段时间,社员马宏喜每天都会到村部坐坐。见了跑市场回来的干部就问怎么样。但看着李朝阳夜不能寐,老马只能劝他不要着急上火。

  “我心里急。那时合作社还没建保鲜库。平菇不能放,烂了就要往河里倒。”马宏喜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干部们跑了大半个月,终于打通多条销路。

  合作社每星期给社员们结一回账。夏光和记得,自己第一次拿了800多元。直到2015年春节之前,他总共进账12000多元。这对当时准备攒钱盖新房的他,可是笔可观的收入。

  社员尝到了切切实实的甜头。合作社初战告捷!

  换品种,壮大集体经济

  “2014年的时候,人家是让我们先发货。觉得货不错,才同意结账。你看,现在芜湖的经销商都主动到我们这里来咯。我们不需要跑了。”徐年发指着大棚旁边停着的一辆大货车对记者说。

  现在,全村共有41户贫困户加入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据徐年发介绍,最新加入的12户,不再种植平菇,直接发展香菇。

  2016年秋天,安徽省民委和李朝阳建议合作社尝试种植香菇。香菇虽然生产周期较长,但经济价值比平菇高,还能烘干之后卖干货,风险更小。

  鲁中祝也承诺对合作社未来产出的香菇全部收购。5月19日,来河口村调研的她告诉记者,合肥市一天对香菇的需求是60吨,目前还需要从安徽省外进口。种植香菇,市场潜力大。

  2017年正月十六,刚过完年徐年发就去淮南请来建筑队建了4个种植香菇的立体大棚。

  如今,其中两个立体大棚里,18个8层高的铁架子已经规规矩矩地排成两行。架子的1-6层上,整整齐齐地放着大约2.6万根正在培育的香菇菌棒。

  另两个大棚内,搁菌棒的铁架也已经完工。菌棒3根一层,每10层一摞地放在地上等待上架。

  据李朝阳推算,现在一期4个大棚一共培育了5.2万根菌棒。出菇后,一根菌棒能赚4元钱,预计收益能达到20万元。“这样的大棚,11月的时候,还要再建12个。”李朝阳说。

  在升级品种,希望为贫困户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安徽省民委的领导和李朝阳也开始探索新的分配模式。

  2014年开始种平菇,合作社把除去各种成本后的所有收益都给了社员。

  但现在孙丽芳提出,扶贫既要带动贫困户脱贫,又要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要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积累资金。

  现在,根据合作社和社员的协议,未来香菇种植产生的收益,除去包括社员工资在内的所有成本后,将由村集体、合作社和社员将按照4:3:3分红。

  “现在社员在合作社劳动一天工资是100元。以后社员的收入将由分红和工资两部分组成。”李朝阳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5268-1.html

标签:农机 样本 发展 扶贫 一个

上一篇:让“农产品”变身“旅游产品”
下一篇:五大行动布局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