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地活了 产业火了(探路供给侧)
2017-03-29   来源:人民日报   

农地活了 产业火了.jpg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对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积极性到底高不高?具体如何入市?农民能得到哪些好处?近日,记者走进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先行地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探究竟。

  “第一槌”敲出了农村土地活力

  春日里,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煦日温温,数千亩茶丛铺成的绿毯郁郁葱葱。村两委所在的田家沟村民组内车辆如流,游客熙熙攘攘。不过,回顾走旅游业路子的这几年,并非一帆风顺。

  依托翠芽27°茶海景区,龙凤村早就开始大力发展茶叶相关产业,2014年底便摘下了“贫困帽”。但由于粗放经营,景区带来的红利很快到了瓶颈期,人均纯收入踏步不前。村支书伍荣明回忆道:“村里思量着引入专业企业来带动旅游业发展。”

  很快,便有几家企业陆续来村里考察,环境着实不错,可村里只有经营性建设用地3.5亩,企业想建酒店、生态餐厅“无处下脚”;“1亩多的边角地,种粮费力不赚钱,早想调整出去。”42岁的村民谭世武说。但因为当时的土地政策,愿景和现实之间隔了一道“玻璃门”。

  2015年8月27日,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的湄潭敲响了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茅坪镇土槽村一宗原为废弃砖厂的5亩土地以80万元价格竞拍成交。

  “第一槌”尘埃落定,龙凤村也不甘人后,很快从抄乐镇群星村和群丰村购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23.3亩,成功引入一家旅游发展公司建起了酒店和生态餐厅,并入股1000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打造万花源景区。

  “土地入股有分红,园区还提供了150多个就业岗位,家里两个人在园区做管护和服务员,光工资一年就有六七万元。”谭世武说。据介绍,龙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底突破15000元。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主要目的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存量,从土地供给角度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贵州省国土厅土地利用处处长助理周华说。一年多时间以来,湄潭已初步构建起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初步实现还权于集体、还利于农民、还配置于市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4867-1.html

标签:农机 供给 产业 农地

上一篇:农业部公布2016年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件
下一篇:河南农业怎么“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