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哪些财政支持?
答:一是如果到农村创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村信息化建设等范围内,可以申请相关的财政支农项目和产业基金的支持。如果符合条件,地方政府会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二是过去只适用于在城市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如今也可以支持农村创业。三是如果创办的是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来提供担保服务。
8.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用地用电有什么优惠?
答:用地方面,第一,在征得村集体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来使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创业。第二,可以使用自己在农村的住房或者其他农民闲置的房子和院子来发展农家乐。第三,如果在农村没有住房,只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允许与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第四,如果创办的企业需要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用地,可以在县级人民政府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进行申请,因为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要用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第五,可以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和厂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地进行创业。第六,如果创办的项目属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范围,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以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的基础上,再打一个七折优惠。
用电方面,创办的企业从事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包括对各种农产品进行脱水、凝固、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供应初级市场的用电,都算作是农业用电,可以按照农业用电来算电费。
9.返乡下乡人员想学本事该去哪培训?
答:国家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培训项目有很多。如果希望参加创业培训,只要提出申请,地方政府就可以安排参加至少一次的免费培训。政府鼓励建立各种农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以及建立企业家、科技人员、成功创业者等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辅导。甚至在创业的全过程中,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
10.如何解除返乡下乡人员的后顾之忧?
答: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是很多创业者最大的心病。为了解除返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国家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到农村创业,可以在当地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且子女也可享受当地的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也可接受当地义务教育,依地方相关规定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如果是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如果创业失败,并且生活困难,可享受当地社会救助服务。
11.返乡下乡人员网上创业有什么支持?
答:如果投资入股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和运营,可以优先被聘为村级信息员或区域中心管理员。如果能提供网上营销、农资配送、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如果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到农村创业创新,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支持。各类电信运营商、电商等企业也会在国家的鼓励下面向大家开发信息应用软件,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供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推介优质农产品,组织开展网络营销。国家也面向返乡下乡人员开展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农业部已建立了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信息网,为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12.返乡下乡人员该如何选择园区和基地?
答:可以创业的园区和基地有好多,要特别注意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去创业创新。园区要素集中、产业集聚、经营集约,是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有利平台和载体,有利于构建“生产加工科技”三位一体、上下游产业衔接的新格局,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现有开发区、农业产业园等各类园区以及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很多就是返乡下乡和本乡人员的创业园,农业部将形成统一的目录向社会公布,为创业创新提供可选择的场所、设施条件和便利的服务,依托一些中高等院校、知名村镇、大型企业的见习基地、实训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工厂等建设一批孵化园(基地),可以为创业创新提供价廉物美的孵化服务;有些地方政府还会有一定的租金补贴。另外,现代农业示范区也具备创业创新园区及孵化的功能,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阵地。
13.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怎么找办事机构?
答:农业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建立了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及办公室,统筹研究农村创业创新政策并督促抓好落实,汇集交流各方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各级农业部门也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动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办事机构,发挥好应有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责有人负、事有人干,认真履行好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任务,为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领导干部也将建立定点联系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制度,深入了解情况,帮助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