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约占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和青海考察时强调,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草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资料图
关于草原资源的利用,业界普遍共识,放牧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放牧方式,当前还有一些专家和学者倡导恢复传统游牧,一些媒体也时常呼吁拆除围栏,合并草场,恢复游牧。但更多的草业工作者认为,由传统游牧向划区轮牧转变是牧区生产方式的深刻革命,也是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内外大量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划区轮牧是保护草场,改善生态,提高草原承载能力的科学利用方式。
传统的游牧“逐水草而居”,有水草的地方,牛羊非常拥挤,水草没了,牛羊就走了。《胡笳十八拍》中“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对传统游牧作了贴切而生动的描述。应该说,传统游牧是人草畜长期的协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保障了当时牧民生计,也使得天然草原畜牧业得以持续,并孕育出了独特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划区轮牧已逐步成为牧区的主要生产方式,恢复传统游牧的基础已不存在。一是传统游牧已不适应产业发展。游牧是草原民族最初的生存方式,实际上也是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牧民长期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维持生计,常年在季节牧场间来回转移,无力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低而不稳。牲畜越冬死亡率达到10%~15%,甚至更多,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游牧时期,草原上流传“吃七卖八”的说法,即自食7%,卖掉8%,也就是总体出栏率在15%左右。游牧能够“恢复草场”是建立在大量牲畜因灾和越冬死亡,进而减轻草场负担的基础上。而倡导者往往忽略了高死亡率、低出栏率这个关键问题,也没看到过“巨鹰张翅扑冻马,瘦羊布野喂寒鸦”的骇人景象。二是恢复传统游牧已不具备条件。确定草原权属是依法管理、科学利用,有效发挥草原资源功能,落实好各项草原政策的前提。近年来,各地加大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力度,到2015年底,全国累计承包草原43.7亿亩,已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2.8%。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一些牧民对游牧表示“赞成”,结果只希望自家牲畜到处游,不希望别人的牲畜游到自家草场。当前,我国大部分草原已经确权承包,牧民分户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划区轮牧生产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划区轮牧的理论发源于季节畜牧业,是一种开放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在国内外长期的、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能够协调草原生态与生产功能,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在主要牧区发展以牧业为中心的多种经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游牧已经逐渐被定居转场的放牧方式所取代。新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国家持续创设完善草原政策体系,确立了“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支持划区轮牧,保护草场,发展牧业措施,各地采取了季节性轮牧、小区轮牧等方式,与其他草原保护政策措施相结合,草原利用方式从原始粗放向有序可控转变,草原生态加快修复,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2016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为54.6%,较2011年增加3.6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在50%以上,草原生态持续向好,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打牢了基础。划区轮牧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2015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3.5%,较2010年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牧区半牧区县牧民人均纯收入8078元,较2010年增长79.7%,草原畜牧业已成为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划区轮牧更是加快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2015年,全国牧区半牧区县牛肉、羊肉、奶类和羊毛羊绒产量分别达158万吨、151万吨、899万吨和26万吨,分别较2010增加10.9%、13.6%、0.1%和22.1%,为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拓宽特色畜产品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
无论是传统游牧还是划区轮牧,其核心都是保护草原、合理利用草原。我们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继续推行以放牧单元为核心、配套牧民定居、草场管护和贮草引水等条件建设的划区轮牧技术,主动调控水草、适度规模养殖,“升级”放牧方式,推进草原畜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