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
——习近平
资料图
摊开地图,从中国东北向西南绵延着一条线,当中一段与长城大致符合,这条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及的“十五英寸(381毫米)等雨线”,隐隐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回望历史,此线东南接续着五大平原上耕读传家的祖训,其西北传唱着四大牧区里逐草而居的故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长久并存正是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物。
穿越时空,当今中国仍面临一大考验——是否有足够的智慧落笔着墨,在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有别的广袤国土上,绘就一幅协调共进的现代农业图景。
此时此刻,如果我们的视线宽广到足以俯视辽阔大地,祖国东北,历史可以追溯至辽金时代的查干湖冬捕刚刚归于平静,“千里冰封望祭湖,万顷湖面竞纷呈”的场面依旧令人血脉贲张;神州西南,位于滇池东岸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春意盎然,团团簇簇的郁金香花球正从这个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发往全球各地……
在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内部结构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正迸发着勃勃活力。
中国建筑讲究对称更注重平衡,屋宇楼阁之梁柱,若不能均衡受力,就会导致倾覆和坍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与之同理,关键看产业、区域、产品的结构是否协调。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泱泱大国,任何一个时期发展理念的确定,都是基于对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具体到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矛盾正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在这一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在“调”与“改”上下功夫,解决结构“失衡”问题。
粮食供给水平是衡量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在多年“千方百计”的伟大实践下,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近两年,我国粮食出现了“三量齐增”现象,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丰收包袱论、农业代价论等观点。“粮食到底多了还是少了?”成为社会上关注的话题。
然而,深入到结构层面上看,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的多、少的少。2015年,中国进口大豆8000多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占中国大豆市场需求量的百分之八十。大豆少了的同时,是玉米多了,目前我国玉米库存量超过粮食总库存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