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条崭新路径——为科技成果落地优化资源配置
“对农业科研院所最有力的评价,并不是出多少品种,发多少论文,而是如何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副院长梁勤深有感触,她介绍说,武汉农科院积极探索建立了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武汉农科院先后制定出台文件,在管理、技术要素入股、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创办了20余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型企业。其中,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疫苗和兽药生产企业;武汉现代农业规划设计院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企业;维尔福种苗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现代化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企业,2016年8月8日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这是全国种苗业第二家,湖北首家登陆新三板的种苗企业;2015年,该院成立全国首个生物农业类众创空间——“武汉生物智造·众创空间”,被认定为首批市级众创空间和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农业分中心。此举被业内认为是激活产业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平台建设的开创性试验,为全国各级农业科研院所促进科技与市场结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多渠道、多平台的建立,引导和鼓励了大批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使得武汉农科院科研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此为节点,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得到释放,创业热情得到激发,农机与农艺的协同创新、智慧渔业、家庭蔬菜、阳台花卉、新型奶制品开发等新科技产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后期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走向市场,武汉农科院的决策者们深谙此道。该院携手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成立湖北农业科技创投基金,将民营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科研院的科技优势、投资机构的管理经验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充盈的金融支持。
紧扣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武汉农科院力求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市场和技术手段整合培育大健康产业的市场主体,培养建立农业信息化的主体和平台。在充分利用资源发展自主产业的同时,通过开放院里现有资源对外合作,引进资金及管理经验,同时通过对成果、专家的统一管理,对外输出品牌及服务,换取市场收益,逐步形成有完整产业链条、重点项目、众多合作伙伴的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目前,该院以“武农科”为主打品牌,建立起产业模式的雏形,谋求市场合作之手已经徐徐伸出。
抓住一个服务目的——为广大农民增收输送技术能量
“我们的280亩展示基地每年都有6000多个品种示范,全年接待前来观摩的人数在1万人次以上。”在武汉农科院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周国林说。
技术能不能落地,要问农民干不干。“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一帮农户;示范给合作社看,就是培训一批农民。”面对“上面一根针,底下千条线”的农业科技推广现状,武汉农科院抓住为广大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目的,提出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思路。
2015年起,为进一步服务武汉“三农”,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武汉农科院启动了“三百计划”,提出用3-5年时间,组织全院100名左右科技人员,与全市范围内100家左右龙头企业或家庭农场,以及100家合作社结对合作,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构建产学研用合作的有效模式。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院选育推广的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100余个,在全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辐射带动面积100余万亩,累计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促进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
该院还积极输送科技干部。把科技应用与领导班子的配置对接起来,先后向市内派出20余名科技乡(镇)长,向省内外派出10余名科技副市(县)长,为科技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们要构建农业科技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模式,整合全院科技资源,形成从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使农科院成长为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以及咨询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谈到未来的服务“三农”大计,吴大志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