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互联网+农业”让现代农业展开信息化双翼
2017-02-1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毛科军说,“物联网+农业”本质是通过信息化实施在线技术,感知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及生命本体,建立海量数据信息库,应用标准化、模式化的智能控制模型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天津的做法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切实可行的做法,实现节本增效、降耗增效、提质增效,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天津市东丽湖以东,一座世界上最大的30万平方米连体智能化玻璃温室,犹如一艘泛着银光的巨型航母在平地崛起,这就是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该园区董事长杨铁顺说:“我们引进、借鉴了荷兰、美国等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结合中国实际,集成创新的专利达230多项,仅地下潮汐式灌溉一项,开发的管道装置、控制技术就有20多个专利。”走进这座巨型温室,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庞大的花卉生产流水线静静地运行,由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传统人工密集的花卉产业完全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花卉生产的概念。

  一片片园区,一个个项目,闪耀着智慧农业的光芒,带动更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参与,把天津现代农业装扮得分外耀眼。

  目前,天津市已建成了30个智能化核心试验基地,辐射带动了50余家种植企业、100多家畜牧企业和90家水产养殖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了有农业区县和主要菜篮子产品两个“全覆盖”。

  “电商网+农业”转变农业流通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在各领域炙手可热,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已全面铺开农村电商战略。2016年5月,天津市农委与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总社、市邮政管理局和静海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了天津市“网农对接”系列活动——品牌农产品(企业)网上营销。活动上,天津市农委同京东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里巴巴集团与静海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津农宝”“俺的农场”和“京东到家”等电商企业与天津市23家农产品企业签订了网上销售协议,天津市40余家品牌农产品企业与20家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近年来,天津市着力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鼓励社会企业创新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扶持培育了“食管家”“津农宝”“优农乐选”“网通电商”等本地电商示范企业18家,新增网上销售农业企业、合作社500余家,产品800多种,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天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初具规模,农产品销售呈现线上线下互促互助局面。

  转变农业流通方式,重点是推动多环节、多主体、多渠道的传统流通模式向扁平化、直供直销化方向转变,实现消费引导生产。而“电商网+农业”正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传统流通方式,通过数据化和在线化,推动产业融合和发展。它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实现产销精准对接,促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壮大。

  天津的“食管家”电商平台,已成功包装了20多件天津农产品,如“盐汪子虾”地理标志产品,而以前它的经营是粗放式的,没有品牌也没有包装。“食管家”从2014年开始注册了“盐汪子虾”自主品牌,并于“食管家”电商平台、线下提货进行销售,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广,其价格由原来没有品牌的每公斤52元增加到如今的98元,在销售季节中,每月销售3500公斤,直接增加效益近50万元。

  “沙窝萝卜”是天津市的著名农产品品牌,近年来也积极参与到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进入电商销售上来。其销售经理张永臣介绍说:“这几年我们的产品逐步拓展到天猫、苏宁易购等平台上销售,现在连本市的一些电商平台也进入了,现在年‘沙窝萝卜’总销量470万斤,其中通过电商销售达到了一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3113-1.html

标签:农机 信息化 双翼 展开 农业 互联网

上一篇:农业技术走出去 中国粮食香全球
下一篇:关于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振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