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鲁中南山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记者已在外漂泊十几年,求学时每次回老家,都会有老人说,“你真是长大了,我都不敢认了。”如今已近而立之年,这句话却轮到我跟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说了,小山村的变化太快了。
资料图
以前的良田沃土 如今种上白杨树
“一亩地补贴150多元,都没人愿意种小麦了。”大年初一闲谈之间,父亲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之心,追问之下得知,我们村六十多户人家中,只有两户申报了小麦补贴,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种小麦白受累,挣不到几个钱。”父亲选择用一笔账来回答我的疑问。
父亲说,由于我们村地处山区,赶上好年景一亩地也只能产七八百斤小麦,按照市场价格每斤1.1元计算,一亩地仅卖800多元。若是年景不好,只能产五六百斤,收入600元左右,但成本不低,每亩地需要150元的肥料钱,如果灌溉三次,费用约为200元,再加上耕地、购买种子和打麦子的费用,每亩地的成本高达500多元。
也就是说,如果年景不好,辛辛苦苦一场,每亩地也就能赚点补贴而已,这还没有计入人力成本。
不光是小麦,种植其他农作物的也少了很多,小时候很多一度“炙手可热”的临河、平坦、肥沃的良田如今都栽上了白杨树,这在以前绝对是不可想象的,种粮每年都有收成,栽树却需要七八年的生长周期,而木材也卖不了几个钱。
“种地收入太低,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撂荒的地只会越来越多。”我一个40多岁的堂哥在家务农,他算起了一笔人头账,全村200多口人,常年留在村里的40岁以下青壮年男性竟只有1人,还是学成归来、子承父业的乡村医生。
而82岁高龄的四爷爷竟成了村里种地最多的人之一,虽已步履蹒跚,却仍种着十几亩良田。
小河边上建鱼池 不种地也能挣钱
农民不种地,靠什么养家糊口?这似乎是个有点杞人忧天的问题,这些不种地的老乡就像一群探路者,有的朝着现代农民的方向摸索,有的则竭尽全力尝试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曾经贴在他们身上的农耕标签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
老家的村子四面环山,地势不平,在规模种植上先天不足,但是山美水美,搞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40岁到60岁的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撂下锄头之后转型当起了养殖户,养鸭、养猪、养兔、养鱼的,村里都不少。村里有两口温泉,除了大旱年份,几乎没有停喷过,不论冬夏温度恒定,成为养鲟鱼的绝佳之地。这几年,顺着温泉流出的一条小河,陆续建起了不少鱼池。
对于种地和养殖的差别,一位养鲟鱼的远房叔叔深有体会。在山区种地就是下苦力,投入高产出少,一年到头攒不下万把块钱,养殖却要好得多。他一年能养五六万尾鲟鱼,行情最好的时候能卖到每斤16元左右,行情差也能卖到11元左右,即便每尾鱼挣一块钱,一年也能收入五六万元。“我们靠近优质水源,而且是自流水,不需要用电抽水,跟其他地方相比,一年光电费就能省下几万块钱,只要没有病灾导致的大面积死亡,行情还是不错的,起码远非种粮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