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过量使用、盲目使用既损耗基础地力,增加成本,又危及食品安全,造成污染,形成了“肥越用越多,地越吃越馋”的“虚胖”现状。近日,记者走访山东多地,发现当地推进测土配肥、水肥一体化,依靠技术推广努力给土地“减肥”。
资料图
测土配方施肥,老李施肥效果差的烦恼没了
巨野县龙堌镇李集村农民李长河一直认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最近这两年,他发现,肥用得多了,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一旦用少了,产量立马就下来。”老李很无奈,“施肥效果确实不咋地,也卖不上好价钱。”在李集村,“老李的烦恼”几乎家家都遇上了。
2016年开春,听说镇里开了一家“云农场”配肥站,老李骑上三轮车去看了看,“真好使的话,再装它一车拉回来。”可当他赶到这里,配肥站里的几个小伙子却没让他买,而是让他到大田里取点土来“化验”一下,根据测土结果再决定施什么肥,怎么施,施多少。老李听说测土是免费的,决定试一试。
几天后,老李拿到了土地“体检”报告单:上面记录着他家的地缺什么,什么太多了。他更觉得奇怪,“用了那么多化肥,咋还能缺东西呢?”拿着测土结果,老李还不放心,决定亲自去云农场的运营中心给大田抓“方子”。在车间,老李见到了自动终端配肥机——几种原料加进去,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老李家大田土壤的成分数据,化肥成品就出来了。前几年买化肥每次都得装上大半车,这回老李连半车都没装满,这让他心里没了底,不过他觉得,“再按着‘量大管饱’的老办法,土地确实受不了,不如豁出去试一下。”
用上了配方定制的固体肥,老李家地里的小麦和玉米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去年玉米亩产达到了700多公斤。
测土配肥的新方法迅速传开了。云农场巨野县运营中心负责人姚元合说:“通过种粮大户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小农户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已建立起测土到田、配肥到站、配送到户、指导到地的流水线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