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国家队”掌舵现代农业“航母”
2017-02-0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如何打破“金钟罩”,释放土地潜能,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农垦敢于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农垦改革如何把土地搞活,让农垦手中的巨量土地资源显化其价值,这就需要探索解决土地的资本化问题。

  江西农垦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可谓是“大地主”,但丰富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变成丰厚的土地资产,让农垦变成“大财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垦区和地方一样,只是把土地视为初级生产资料,除了内部对土地进行发包、流转外,对于土地的附加值、资产化以及衍生收益(比如碳汇交易)等尚未涉猎,土地出让、拍卖、作价入股等鲜有操作。

  要改变这一切,就需要深化农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让农垦国有土地资源资产化,通过确权登记发证让农场成为农垦土地真正的主人。去年3月,江西农垦将余江县作为全省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同时开启了国有土地资产向资本市场进军的大幕。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只是土地资产资本化的前提,还需要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对土地进行处置的前提下,显化土地价值,即对土地作价注入农垦企业(集团),通过抵押、担保、融资等形式实现其金融功能,通过作价入股实现其资产属性。

  早在2011年,宁夏农垦就采取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方式,发行了宁夏第一支农业企业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8亿元,为农垦葡萄、奶牛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经过多年运作,宁夏农垦土地资本化开始显现威力,已累计有118.2万亩、总价79.9亿元的土地被注入农垦集团,转增国有资本金,总资产一跃至140亿元。

  牵一发而动全身。土地资源这一“沉睡的资产”一旦被激活,农垦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必将迸发。

  加快实施国际大粮商计划,率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垦“航母”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中提出,要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和国有农业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实施农垦国际大粮商战略。

  去年4月,农垦乳业联盟向社会发布《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与欧盟和美国标准一致,引起了社会和行业巨大反响,开始引领中国乳制品行业转型升级;依靠市场机制,农垦先后成立了中国农垦种业、乳业、教育培训、辣木、农场联盟;整合垦区优势资源,成立了中垦天然橡胶、种业、乳业公司。

  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国家支持农垦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成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在加快国内发展的同时,农垦还把目光瞄准了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合作区域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挺进,合作产业从最初的粮食、天然橡胶扩展到油糖、果菜、畜禽、乳业等产业,经营领域从最初的种植或初加工向全产业链拓展,合作模式由租地等单一生产模式向多种经营管理模式转变。

  广东农垦提出的在海外再造一个“广垦橡胶”的目标正加速实现。前不久,广东农垦出资2.76亿美元控股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胶企业——泰国泰华树胶有限公司,整合重组后将形成年产超200万吨的全球最大天然橡胶公司,不仅保障国家战略物资的供应,更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农业贸易中的话语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元、光明、完达山等农垦品牌深入人心,如何让“农垦制造”全线扎根消费者,就需要以品牌、营销来加速农垦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借力”,农垦与京东、苏宁就发展“互联网+农业”以及农产品电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与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合作,探索城市食堂解决方案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计划。同时,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模式创新、渠道共享、标准统一,铸造“中国农垦”全国性领导品牌,使“中国农垦”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资源积聚力和农产品保障力。

  改革又扬帆,深水再启航。农垦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202757-1.html

标签:农机 掌舵 国家队

上一篇:陕西今年将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一篇:强化农业执法监管 给农业发展增添“硬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