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研究员
经济生态双赢
应用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集成模式,低产水稻土障碍因素得以消除,农田地力至少提升了1个等级。数据显示,黄泥田有机碳增加18%,白土表层粘粒含量增加1倍,反酸田/酸性田pH提高1.0~1.7个单位,潜育化水稻土和冷泥田还原物质降低40%~60%。
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很重要。高效秸秆腐熟菌剂的研发将秸秆腐解时间从40天缩短至14~18天,既提高了效率,又促进了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减少了秸秆焚烧,具有重大生态环境效益。
团队利用规模化养殖畜禽粪肥生产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技术,则有效减少了畜禽粪肥面源污染。
在产量上,则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水稻产量,水稻平均增产超过100千克/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意义重大。”周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经济效益除了体现在提高水稻单产上外,还体现在充分利用有机肥和秸秆资源,节约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
团队成果通过“试验示范+科技专业户+农户”的模式或以秸秆腐熟剂、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酸性改良剂、低产田专用肥等物化形式推广应用,已在南方十一个省区市规模化应用,近三年累计示范推广5730万亩,技术覆盖率达51.5%,技术产投比达7:1,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巨大。
在推动学科发展,引领科技创新方面,周卫表示,“仅就涵盖生物肥力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而言,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推动了土壤学科发展,也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团队全面构建了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研究论文173篇,其中SCI论文60篇,出版专著1部。
“我们的成果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其他低产土壤的改良也具有重要借鉴和引领作用。”周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