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育化水稻土改良现场
进入新世纪,确保口粮安全已成为重要国家战略。南方水稻常年植稻面积3.76亿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2.7%,其中低产水稻土约占1/3。长期以来,低产水稻土的障碍因素不明、改良技术和产品缺乏、综合配套模式不足已成为制约稻田地力提升的关键瓶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周卫团队以5大典型低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破解低产障碍为目标,以“阐明低产障碍—创新改良技术—研创改良产品—集成改良模式”为研究主线,通过10余年系统研究,全面构建了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低产水稻土的肥力水平、产量与综合效益。研究成果“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创建生物肥力指标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种植多集中在南方,即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三大稻区。“高产水稻土是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而低产土壤由于存在着种种障碍因素,导致水稻产量比较低。南方低产水稻土主要有黄泥田、白土、潜育化水稻土、反酸田/酸性田、冷泥田等5大低产类型。”周卫向记者介绍。
周卫介绍,黄泥田特点是“瘦”,其熟化度低,有机质缺乏;白土特点是“板”,其漂洗严重,淀浆板结,耕层较浅,砂多粘少;潜育化水稻土特点是“烂”,其深水久灌,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物质毒害状态;反酸田/酸性田特点是“酸”,其酸度强、全硫,H+和Al3+含量高,微生物活性差;冷泥田特点是“冷”,其水多渍害、土温低。
当多数人还在关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时,周卫领衔的科研团队已开始研究土壤的生物指标,并建立了5种类型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
黄泥田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全氮、速效钾、有效硅、微生物量碳和丛枝菌根真菌(AMF),低产水稻土质量指数为0.50;白土为全氮、有机质、pH、脱氢酶和AMF,低产水稻土质量指数为0.50;潜育化水稻土为速效钾、微生物量碳、β-葡萄糖苷酶、总细菌和AMF,低产水稻土质量指数为0.50;反酸田/反酸田为全氮、pH、有效硅、有效锌和微生物量碳,低产水稻土质量指数为0.60;冷泥田为全氮、有效磷、酸性磷酸酶、总细菌和AMF,低产水稻土质量指数为0.43。
团队研明了低产水稻土资源状况及养分特征,发展了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新方法,首次建立了涵盖生物肥力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突破了长期以来南方水稻土低产障碍不明的关键瓶颈。
“5种类型低产水稻土的划定将对低产水稻土的定性描述推向定量表征,由理化描述推向生物表征,深化了对低产田障碍因素的认识。该评价方法对其他低产土壤的评价也具有重要借鉴和引领作用。”周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