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技术,他用真诚打动了当地人
示范中心的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栽种出适合当地的水稻品种,更重要的在于推广相应的优秀种植技术,但在当地进行推广时,却遇到了预料之外的“麻烦”。
“当地人更愿意使用原始、传统的方式耕作。”王骞说,当地农户长期以来适应了自己的耕作方式,对他们高产优质水稻并不信任。为了解决这个窘境,王骞带领团队成员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并亲自下田,与当地农户一起栽种水稻,帮助一些较为开明的农户掌握和使用新技术栽种水稻。
慢慢的,他们的真诚打动了当地农户,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试用他们的栽种技术和水稻品种。三年时间过去,示范中心周围形成了近万亩的水稻示范片。水稻亩产也达到400公斤左右,使千里马村一跃成为这一地区有名的水稻高产基地,引得周边地区的农户争相前来学习和观摩。
完善产业链,从根本解决粮食问题
“虽然示范中心在水稻种植和推广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整体解决坦桑尼亚的粮食问题。”王骞说,坦桑尼亚粮食的淡旺季非常明显,农作物收获时,大量粮食的集中上市,造成“粮多价低”的假象,但过不了多久不少地区又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其根源除了粮食总体供应量有差距外,还在于相关产业链缺失,缺少粮食加工、粮食储藏等功能。
“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希望能解决的问题。”王骞说,如今他正想办法通过引入国内的资本,将重庆的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复制到坦桑尼亚,建立起集科研、示范、生产、加工、储藏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完善当地的粮食产业链条,解决当地粮食“短缺”的一个短板。
“其实非洲有着很多的优势,在这里呆久了你会发现它的魅力。”王骞说,在坦桑利亚这么多年,他已经爱上了这片朴实的土地,他会继续在这里做好自己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当地人正确认识中国,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和发展。本报记者 傅柃畅
■人物
王骞,重庆綦江人,作为我市知名的农业专家,2010年他肩负起国家使命,带领重庆的农业技术团队前往非洲坦桑尼亚,于2011年建起了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该中心已成功建立了水稻、玉米等众多农业高产示范片,为解决当地粮食问题、增进中非友谊、扩大中国农业国际影响力、加强中非交流合作,发挥出巨大而独特的作用。
■声音
耕耘非洲,收获不一样的“果实”。
■对话
记者:作为农业专家,在非洲亲自下田耕作,为何如此拼命?
王骞:当地人看到我亲自下田,最初也觉得奇怪,但为了改变当地耕作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下田耕作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了。况且,我代表的是中国人、重庆人的形象,对我来说是肩负着国家使命。
记者:听说说服当地人很难,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王骞:除了亲自下田指导,我们还曾承诺产量不佳进行赔偿,并且赠送化肥。我做的事能增进中非友谊,并解决当地粮食问题,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