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素有“常州粮仓”之称的溧阳市社渚镇,50岁的赵丽平站在田埂上,他的面前是一片收割过的稻田,农机在稻田里留下纵横交错的轮辙,轮辙里是一汪汪水,在太阳下泛光。“地这么烂,没法种麦子。”这位社渚镇河口村种粮大户对记者说,他种了600多亩稻子,其中一半是籼稻,收获期早,11月5日收割完毕,赶紧播下了小麦。但另外300多亩种的是粳稻,11月27日才收割完,地还是潮的,没法种小麦。“小麦耐旱,最怕烂地,要是直接把麦种撒到地面,如果麦子发芽时天气变冷,根部会冻伤,那就等于白种了。”他咬了咬牙,不打算在这些烂泥地上种麦子。
说话间,相邻的下西村种粮大户何生意走了过来,他对赵丽平说,这地真的没法种麦子,俗话说“立冬小麦不通风”,立冬时候小麦就应该播到地里了,眼下12月已经过去10来天,茬口晚了一个多月,再种小麦的话,明年产量肯定不会高。老何说,他种了320亩地,收完稻子后,只种了100来亩小麦,其他200多亩只能闲着。“我闲置的土地还算少的。”他又说,梅山村种粮大户汤芳伢一共有近5000亩地,只种了200多亩小麦,4000多亩地都来不及种呢。散户不种小麦的就更多了,全镇有10万多亩地,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没有流转,这部分土地几乎都没有种麦子。
“主要是茬口错过了。”赵丽平说,错过茬口不能怪人,怪老天不帮忙。去年一季稻子,在成熟期遇到连续阴雨,只好推迟将近一个月才收获,结果导致今年小麦成熟期推迟,夏收推迟又影响秋收收获期。今年7月的洪水又淹掉了很多稻田,农民只好补种水稻,这部分水稻的收获期就更晚了。“一季小麦的农本就要四五百块钱呢,要是现在才种小麦,明年也就收个三四百斤,这不明摆着要亏本吗?”老赵说。
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的农民都错过了茬口而被迫弃种小麦。宜兴市是无锡的大粮仓,今年约有四成种粮农民因茬口问题放弃种粮。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种粮大户唐新益流转的300多亩土地今年全部没有种上小麦,前黄镇出现外来种粮大户弃地跑路现象,很多粮田无人接收种植。扬州市江都区、泰州市姜堰区、镇江市丹徒区和句容市等地,也有不少农民因茬口问题而弃种小麦。
错过茬口而不得不弃种是一个原因,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也让种粮农民心有余悸。社渚镇宋村种粮大户史华网说,他2014年流转了300亩土地种粮食,当年的产量很不错,粮食价格也好,国有粮库敞开收购粮食,几乎所有粮食都可以卖到国家最低收购价,那年他每亩地赚了600元。去年他扩大种植规模,又流转了250亩地,没想到秋收时稻子因为雨水期过长,黄粒米超标,每公斤只卖到2.2元。辛苦一年,到年底算了下账,勉强保本,全家投入的劳力成本还没计算在内。今年自然灾害更严重。受赤霉病影响,小麦每亩只有200公斤,而且麦子质量出现问题,售价每公斤只有1.5元。本来指望秋季的稻子能够弥补一下,结果稻子又因为洪水和雨水减产,每亩亏损200元。一年下来,两季粮食每亩亏损400多元。幸亏参加了保险,每亩小麦人保财险公司理赔105元,稻子估计理赔200元,总的一算账,每亩要亏损100多元。“辛辛苦苦忙下来,去年一年白干,今年一年还要倒贴六七万元。连续两年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想起这些心里真的不是什么滋味。”史华网说,就算今年种了麦子的大户,明年一茬麦子最多保本,投入的劳动力算是白费了。土地流转费要指望稻子,可是一季稻子除掉农本、刨去流转费,还能赚到钱吗?
还有一个让种粮大户挠头的问题是,粮食价格问题。“每担稻子(100斤)普遍只能卖到140元左右,比国家最低收购价155元低了一大截。”社渚镇种了1500亩粮食的种粮大户刘银美说,由于天气问题造成稻子出售时水分和杂质略超标,大户们的稻子多数未能进入最低收购价行列,几乎全部以市场价销售,每亩少收入100多元。“遇到灾害天气,粮食价格还低,这两年来种粮大户的压力很大。”她说,她的种粮面积较大,投入也多,在银行里有贷款,歉收加上贷款利息,她今年肯定要亏损。“早些年种粮大户还能获得贷款贴息,可是近五六年来这个政策也没有了。真盼望恢复这个好政策,减轻一点负担。”
“对于很多种粮大户来说,今年冬天的压力确实非常大。”溧阳市上兴镇种粮大户张清说,一个在外面打工的人,两年下来至少能赚几万元,可是,很多种粮大户辛苦两年没赚到一分钱,甚至还要倒贴很多,还能顶多久呢?“这个时候最盼望政策能早点落地。”他说,今年起,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已经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新增的财政支农资金向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倾斜,但现在快年底了,种粮大户还没享受到这一政策。“如果能够及时让这个政策落地,对于提高大户的种粮积极性,毫无疑问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