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二:制定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工图。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
《规划》摘录: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制定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工图。根据区域、流域和类型差异分区施策,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行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努力实现分阶段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治理责任清单式落地,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全面启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重点区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京津冀及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及空气质量排名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受燃煤影响较大的城市要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到202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质量极差的地下水比例控制在15%左右。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加快建立健全技术体系。自2017年起,各地要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目前,我国关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的来说,跟社会期望目标、资源环境压力相比,还有相当距离。现已制定的污染防治计划,旨在加快实现污染防治的预期目标。
后期,在大气、水、土壤防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行动,以提高防治的有效性。其次,目前国内已经出台的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尽快走向落地,督促相关企业部门切实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与此同时,环保事业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事,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开展生态环境的防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