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只是《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部分内容,要看全文,可点击页面下方的“阅读原文”继续看。
在文章开头我们曾提到,《规划》突出加强了重大工程。那么今后五年,你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赶紧来看看吧!
“十三五”农村经济33个重大工程
一、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更新提质现有高产田,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
2. 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灌区骨干工程体系,完成列入规划的 434 处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251 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启动重点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田间配套、“五小水利”、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
3. 现代种业
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高效制繁种、种子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种子质量检测等能力建设。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4. 农业机械化
突破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棉花及甘蔗机收等瓶颈,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和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及植保机械,建设 500 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广烘干机械。
5. 智慧农业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林果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加强设施农业、设施渔业建设。
6. 动植物疫病和灾害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建设草原火灾、雪灾和生物灾害防护设施,改善渔船防灾避灾设施设备,提高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有效防治能力。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
7. 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和水产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善养殖条件,发展健康生态养殖。
8.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调”综合措施,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耕地及时退出耕种,对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匮乏等不宜连续耕种的农田实行定期休耕。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耕地轮作制度。
9. 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
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突出抓好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过度区等重点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0.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推广精准施肥施药技术和高效施肥施药机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技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种植绿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
1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规模化养殖重点区域和种植业优势产区,支持畜禽粪污和秸秆收集、储存、转运、处理以及综合利用等设施设备建设,加快建设大型农村沼气工程,生产沼渣沼液等高效有机肥。在农膜覆盖量大和农药使用量大的地区,建设废旧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设施和网点。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疫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农兽药残留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