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探索:收储制度改革下 玉米价格的抉择
2016-11-02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核心体现在流通性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张义博博士看来,如此高的库存使得今年促改革、去库存面临严峻形势。

  什么原因导致高库存?如果要追究其原因,大部分人认为是多年的托市收购造成的,把正常的市场流通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样的解释也得到绝大多数企业家的认可,不仅有私营企业,还包括国企、外企。

  张义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稳定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行了临储政策,而当初玉米临储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对下游产业影响较小,但在玉米临储价格的刚性上涨下,临储价格超越国际价格,临储渐渐成为了农民销售玉米的主渠道。

  2008年,玉米收购价格为0.75元/斤,而到2014年最低收购价格已达到1.12元/斤,提价幅度50%。“前期玉米价格运行远远高于正常的市场流通价格,严重影响了流通加工,也造成了国内外差价逐渐拉大。”一位央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了解,目前国内玉米的主要走向,饲料用量约占70%,深加工用量25%左右,而食用不足10%。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企业,更关系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两年多变的粮价和补贴,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纳吉屯镇杜代沟村种植大户杨中盛的思想始终在“买与不买”和“种与不种”间来回切换。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杨中盛决定不种了。“种植玉米前期比种植大豆成本要高出2000多元,但价格一落千丈。想得到点国家补贴,但补贴一年一变,还没时候发放。”他告诉记者,去年的大豆补贴款今年9月才打到卡上。

  这对于种植600多亩地的杨中盛来说是不小的打击,而“黄豆种得多,玉米贵;玉米种得多,黄豆贵”的恶性循环让杨中盛下定决心彻底不种了,“今年只种了自家的40多亩”。

  一系列结果似乎是临储制度惹的祸。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备灾、备战,实行了多年的储备粮制度。1990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当年,国家粮食储备局成立。2000年,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流通进行体制改革,并成立了中储粮。2004年,国家为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实行托市收购政策。

  早在1994年,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盖尔·约翰逊就一直想不明白,“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的市场化改革,此时仍需要政府收购粮食是费解的,同时也难以理解为什么还需要政府囤积大量的粮食”。

  记者了解到,约翰逊也算是“中国通”,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学生,也是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林毅夫的博士导师。他一直在质疑中国的粮食收购政策,而更多国人将此归于中国特色,但约翰逊高度肯定了中国农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约翰逊看来,如果那些储备管理得当的话,其数量足以大幅提高粮食价格的稳定。“显然,这些储备并没有成功地用于平抑粮价的目的上”。

  “短期内,玉米价格疲软很难扭转。”张义博表示,最核心的是激活市场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有效增加玉米需求,保持价格稳定。。

  须抓住改革的牛鼻子

  无论如何,“市场化收购加补贴”这种“预期式”的新机制仍被寄予厚望。

  记者获悉,为做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工作,9月19日,国家相关部门又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玉米要收、拍卖要停、库存要建、农民要保。

  早在8月9日,财政部公布了2016年中央财政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的分配结果,补贴资金超300亿元。其中内蒙古约为66亿元,辽宁约为46亿元,吉林约为73亿元,黑龙江约为116亿元。

  虽然不知道补贴何时发放、能到手多少,但杨中盛对应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补贴仍抱有希望。

  在辽宁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侯荣娜看来,玉米由“政策市”走向“市场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种植抉择问题,然后再考虑保障农民的收益。

  “四省区(主要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玉米替代物的最佳选择是大豆。然而,我国大豆的综合收益仅为玉米的一半左右。”侯荣娜表示,要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必须提高大豆的目标价格,即提高大豆玉米的比价,缩小农民的心理预期差距,保障种植大豆的收益。

  而在赵久然看来,还是要充分发挥玉米的竞争优势,大豆只是轮作。他告诉记者,玉米临储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程国强认为,最核心的是退出以后怎么补偿农民的利益。 “这种补偿不一定要跟玉米的面积产量挂钩,建议供给侧方面要管住进口,打击走私。”程国强说。

  而在出口方面,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在张义博看来,这是解决“放开市场后,可能出现阶段性过剩问题”的一个信号。

  10月31日,刚刚退下来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清华大学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玉米价格不高于从北美进口的玉米价格方案价,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国内玉米多年来首次具备与国际玉米竞争的能力。

  记者从开篇提到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大型央企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正积极入手开展市场化收购,国家规定其努力做到“在市”均衡收购。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东北地区正在收购的玉米价格都在0.7元左右,和国家2015年定的1元的价格相比下降了25%~30%。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6149-1.html

标签:农机 玉米价格 抉择 改革 制度 收储 探索

上一篇: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下一篇: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种粮大户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