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关注国产大豆振兴 提单产 破重围
2016-10-19   来源:经济日报   

  大豆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农产品,其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挣扎后,何日再见“满地的大豆高粱”已成为不少人的期待。

  “现在是国产大豆最好的时候,也是国产大豆艰难抉择的时刻。”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黑龙江农科院终身研究员刘忠堂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产大豆产业是否能迎来振兴曙光?

  品质优势渐显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重要转变,健康、营养的国产大豆油越来越得到市场青睐。

  国产大豆产业界已敏锐感受到这种变化。作为国内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最近的动作颇为引人关注。

  过去几年,受行业不景气影响,九三集团生产的国产大豆油一直囿于东北市场。今年以来,九三集团调整市场布局,计划把国产大豆油推向全国市场。九三集团如此雄心勃发是有原因的,纵观国内国际的种种迹象,国产大豆产业的“春天”来了。

  目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于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从国际来看,俄罗斯禁止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强制标识的法案;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邦吉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加工商,现在也开始扩大非转基因大豆产品的生产规模。从国内来看,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扩大国产大豆种植面积。

  国产大豆的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渐显现。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和国产大豆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的趋势已经形成,国内市场上国产非转基因豆油价格比转基因豆油价格高出30%以上。“国产大豆价值的提升,弥补了原材料价格高昂的短板,这有利于国产大豆产业逐渐扭转不利的局面,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理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目前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1亿亩,大豆产量由1000万吨恢复到1200万吨。今年黑龙江地区受天气干旱影响,大豆将有所减产,但全国大豆总产量预计仍将达到1200万吨,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国产大豆有着5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国产大豆要想获得重生,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油脂专用大豆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全产业链提效益

  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唐启军认为,未来大豆产业的竞争,不是市场与品牌的竞争,而是全产业链条的竞争。要打造大豆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控制压榨产能,加快大豆加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高端有效供给,塑造“非转基因品牌”,提升国内大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对抗国际粮商的冲击。

  大豆是高度国际化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强,在国产大豆价格大幅波动过程中,四大国际粮商ABCD挟资金优势和避险经验进军我国大豆市场,大量兼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的粮油价格体系。四大粮商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统筹控制各个环节,减少粮食交易的中间环节,实现规模效益,这也是它们在国际市场取胜的关键。

  大豆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枢纽,是实现国产大豆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原料价格与产成品价格逆势而行,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普遍经营维艰,产业链处于断裂状态。现在随着国产大豆和豆油价格优势逐步显现,国产大豆价格与产成品价格顺势而行,一些大型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顺势而为构建大豆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据了解,九三集团利用黑龙江地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大豆产业链,在全国建立30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另外,对于市场收购的大豆,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农户的种植体系进行全程评估,保证收购大豆原料的纯净性。

  与九三集团一样,从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加工的山东禹王集团也在着手构建大豆全产业链。禹王集团副总经理于爱琴告诉记者,公司直接参与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但是很多小企业没有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没有能力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没有保障产品品质的能力,经营仍然十分艰难。黑龙江尚志市大地粮油公司是一家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加工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企业,去年开工率达到40%左右。公司董事长李方杰告诉记者,公司没有考虑建立大豆产业链,主要从市场采购大豆,今年经营比较困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5868-1.html

标签:农机 重围 单产 振兴 国产大豆 关注

上一篇:到2020年,试点区域秸秆、病死畜禽等资源化利用——
下一篇:【组图】新疆塔里木盆地棉花采摘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