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关注国产大豆振兴 提单产 破重围
2016-10-19   来源:经济日报   

  眼下,东北大豆迎来收割期。作为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也被称为“豆中之王”“绿色的牛乳”等。

大豆收割.jpg
资料图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大豆产业发展缓慢,单产水平较低,竞争力偏弱,加之受进口大豆冲击,我国油用大豆市场陷入困境,大豆自给率不到15%。

  “稳定或适度扩大国产大豆生产规模,提升单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保证食用大豆的稳定供给,平抑大豆价格,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国产大豆不能放弃,还需要大力支持”。

  国产大豆明显不足

  一方面是大豆产品需求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8169万吨,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比重超过65%,对外依存度在85%以上,形成了进口大豆主宰中国大豆市场的严峻局面。

  “认识我国大豆的形势,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看。过去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脂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大豆产品需求快速上升。但同时,受耕地资源约束,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对饼粕和油脂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陈萌山说。

  难能可贵的是,在受进口大豆冲击的不利环境下,我国大豆生产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萎缩。总产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据农业部统计,相较进口大豆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1995年至1997年这3年,2005年至2007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5.4%,总产增加8.7%。在同期的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中,大豆面积和总产量的增幅均居第二位,仅次于玉米。2008年至201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均在850万公顷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

  然而到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开始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国家提高玉米收储价格,玉米种植效益好于大豆,农民都选择种植收益更高的玉米。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7294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82万亩,而玉米面积成倍增加。

  陈萌山告诉记者,由于种大豆效益远低于玉米,导致东北南部和中部玉米面积迅速扩张,大豆种植区域逐步北移,集中到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积温带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岭南地区。这些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低,秋整地时间不足,造成大豆田春季整地、失水散墒现象严重,春旱发生频繁,严重制约播种质量和苗期生长。同时,大豆与玉米等作物的轮作体系尚不完善,上下茬机械作业环节不配套,作业质量和技术到位率低。加之病虫害防控技术落后原因,病虫草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品质和效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5868-1.html

标签:农机 重围 单产 振兴 国产大豆 关注

上一篇:到2020年,试点区域秸秆、病死畜禽等资源化利用——
下一篇:【组图】新疆塔里木盆地棉花采摘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