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四屏镇还挖掘区内小型水库生态功能,打造“一库一景”,实现蓄水、生态、休闲等多重功能叠加,实现农业灌区向水利风景区转变。在林业资源的利用上,则通过配套建设登山步道,建成森林旅游路网。
“以前土地没人种,现在大伙儿抢着种。”休闲农业“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四屏镇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多户,土地流转率超过40%。四屏镇在普通散户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通过搭建城市资本下乡的平台,实现了农地与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规范结合,农民不务农,依然有可观的农业收入。
“农转城”群众融入旅游业发展,享受增值收益
目前,四屏镇配套了完善的医疗、教育、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资源,群众半小时之内就能就近享受完善的城镇待遇。但在一些地方,有些“农转城”的群众并没有搭上旅游发展的快车,甚至还存在被旅游景区“挤出”的问题。
在四屏镇党委书记黄丁看来,伴随着农区向景区的转型过程,如何让更多农民享受旅游业态发展的增值收益,确实有多重途径可以摸索。
例如,四屏镇在“农转城”被征地人员还房的房屋设计规划时,考虑到了旅游接待功能,要求优先满足民宿发展要求,规划多种类型、方便出租的单间房屋。银岩村农民陈文平有150多平方米的安置住房,准备装修之后,搞成家庭旅馆。“我们村海拔1000多米,夏季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单是3个月的避暑季,单个房间的租金就有2000多块钱!”
黄丁介绍,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是单纯地发展旅游地产,而是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仅让出行、就医、就学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还要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和消费需求,使本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共享转型发展的成果。最近,四面山兴起的山地漂流项目,就专门雇了40多个本地劳动力护漂,每月收入将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