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会跳舞”的大米是这样种出来的
2016-09-2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水稻当然要种在水田里,这是传统思维给出的答案。然而,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没有池埂,不见水面,他们把水稻种到了山坡上。何以有如此胆量?这个“胆”来自于对资源禀赋的科学认识,来自于对现代种植技术的集成运用,更来自于对传统农业生产的突破性创造。正因如此,黑龙江农垦人终于在旱地里种出了“会跳舞”的大米。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们走进黑土地一探究竟。

“会跳舞”的大米是这样种出来的.jpg
资料图

  九月的北大荒,稻菽千层浪。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五作业站寒地旱作节水(滴灌)水稻栽培基地里,日趋成熟的旱稻仿若羞涩的女子,将头微微低下,在阵阵微风吹拂下,稻穗好似“跳”起了丰收的舞蹈。

  正是在这块地里,八五一一农场创新实施了旱地节水(滴灌)水稻栽培技术,趟出了节水增粮的新路子。这不仅为黑龙江垦区,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旱田大面积种植水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由于旱作水稻大米黏性好有弹性,口感更筋道,外观更晶莹,米粒掉到饭桌上还能蹦三蹦。因此,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会跳舞’的大米。”八五一一农场场长王福说话间很是得意。

  没有池埂,不见水面——打破常规思维,旱地里种水稻

  水稻自然要种植在水田里,这是传统思维给出的答案。然而,在八五一一农场,水稻都种到山坡上,没有池埂,不见水面。

  当地百姓形象地比喻“八五一一农场作物根部‘打点滴’,水稻插到旱田里”。

  王福说,八五一一农场现有耕地34.5万亩,其中旱田28.5万亩,水田6万亩,农场人多地少、多为丘陵漫岗、低洼易涝地,水田已经没有开发的余地,要提质增效,出路就在水稻旱种。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3年开始,农场根据耕地中旱田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突破发展瓶颈,引进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直播栽培技术。经科研人员两年的摸索研究,农场在旱作水稻直播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发了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新技术。

  八五一一农场自主研发出了寒地旱作节水(滴灌)水稻专用的振捣提浆机械,解决了这个难题,已获得国家专利。利用此项技术,每亩可节水150立方米左右,增产10%-15%,每亩可增收200元。如果黑龙江省6000万亩水田全部应用这项技术,可使农民增收120亿元。

  “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技术是对常规水稻机械和种植方法的一次革命,它是集将旱田整地、根部滴灌、侧深施肥、振捣提浆、机械插秧、水肥供给一体化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旱作水稻栽培模式,种植成本低、效益高。”农场水稻办主任梁相模在旱作水稻试验基地介绍说。

  在旱田里种水稻,水源要如何供给?振捣提浆插秧水稻返青后,人们就将滴灌带平铺在地表,每条滴管带担负3行秧苗,这种厚壁单翼迷宫式滴灌管,酷似打点滴一样,不浪费一滴水,为旱稻生长提供了水源保障,旱地里就这样长出了水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4727-1.html

标签:农机 出来 这样 大米 跳舞

上一篇:“玉米迷宫”引游人
下一篇:“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