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土地拴上“保险绳”转出转入都放心
2016-08-0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政府补贴全域推广60万元保费带来2000万元保障

  “近年来,随着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成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接近40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0%。在土地流转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土地流转纠纷也不时出现,尤其是项目烂尾农民权益受损的事件影响十分恶劣。”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认为,与由政府财政拨款专设土地流转风险基金、业主缴纳风险保证金的传统方式相比,履约保证保险利用了现代保险制度的风险分散机制,以极少的投入便撬动了巨大的风险保障,值得推广。

  为促进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全面推开,今年成都市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保费补贴,以充分调动土地流转农户和规模经营业主参保积极性。

  那么,履约保险究竟划不划算?不久前买了保险的种植大户黄光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800元/亩的租金计算,费率3%,保费为24元/亩,政府补贴50%,每亩地只需承担12元保费,1000亩地就是1.2万元,比起一次性交几十万元的保证金,当然是买保险好!”黄光伦表示,退一步说,不仅农户怕业主毁约,业主也怕,改土、建渠投入那么大,若是农户单方面撕毁协议,投入就打了水漂,保险公司就要分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在政策引导下,今年,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在新津、崇州、大邑等10余个区县陆续取得突破。土地流转率达到85%的邛崃冉义镇响应最快。

  冉义镇镇长张丽介绍,冉义镇农民的集中居住率达到了85%,耕作半径的扩大促进了土地流转的加速。近年来,通过“预流转”模式,全镇3万亩耕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有2.6万亩,其中2.4万亩今年投保了履约保证保险,60万元保费带来近2000万元风险保障。

  在土地规范流转之后,冉义将全镇10个村的土地合作社及33个种养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稻香土地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胡华鹏说:“联合社全程土壤改良、绿色防控,打造冉义贡米品牌,去年每斤大米卖到了8元钱,比普通大米价格翻了两番。”

  成都市农委农经处处长曾定透露,目前正着手起草推进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争取3年内全市50亩以上规模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前景看好难点突破加快制度衔接保证顺畅运行

  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引起了各大保险公司的兴趣。目前已有中华联合财险、人保财险、锦泰财险以及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公司通过公开比选程序入围,获得承保资格。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攀升,土地流转保险的发展前景被业界看好,只要市场培育起来,即使政府不再补贴,空间依然很大。”中华联合财险成都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助理田杭告诉记者,看到这片市场“蓝海”,各大保险公司都积极跟进。

  然而,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田杭表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华联合财险共计承保近5万亩。从实际推进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以下三大难点:

  一是农户认识尚需加强。根据前期邛崃的试点方案,农户与业主按2∶8的比例承担保费,政府补贴后,农户每亩只需缴纳约3元钱,但保费收取情况却很不理想,业主代付的不在少数。一些农户认为,目前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因此不存在风险。

  二是前期调查需要得到更多支持。由于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遵循自愿原则,从前期推进情况看,业主申请颁证比例不高,这就对保险业务前期审查带来了压力。此外,一些业主对保险公司财产调查也存在排斥情绪。

  三是失约出险处理机制亟待建立。由于对象的特殊性,一旦出险,就涉及对地面物的处理、土地的再流转等一系列问题,在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建立一套标准科学的处理流程十分迫切。

  对此,潘斌也表示,履约保险只是土地流转制度中的一个方面,要顺畅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前期、中期、后期都有赖于相关制度的配合支持。

  目前成都各项制度衔接的步伐已经加快。“一方面成都已经建立起了农村产权交易鉴证制度,而且随着农村两权抵押试点的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的含金量将大幅度提升,业主办证的积极性也将明显提高,土地流转合法性审查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潘斌透露,在失约出险处理机制建立上,成都市也已经有所筹划,可能于年内筹建专业的农村产权处置公司,以解决金融机构对农村产权处置能力不足的难题。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土地流出方与流入方对履约保证保险的接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这要求保险公司从多方面完善产品。例如建立风险评价机制,探索浮动费率制度;从土地流转双方的需求出发,创新保险品种,突破单一格局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92886-1.html

标签:农机 放心 转入 保险 土地

上一篇: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创新育种再出发
下一篇:“三产融合”须“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