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近年来中央财政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转变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农业补贴、价格支持、资源保护等财政支农政策改革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农业补贴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全面实行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2002年以来陆续出台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将补贴从单纯的激励粮食生产调整为耕地地力保护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集中部分资金支持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各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基本建立,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已经组建完毕。二是实施渔业成品油价格补贴改革。将补贴与柴油价格变动、渔船动力脱钩,降低渔业近海捕捞强度,调整资金支持渔民减船转产、渔船更新改造等,鼓励渔业资源养护。三是探索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在北方高寒高纬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农牧交错区开展粮改饲试点,鼓励将籽粒玉米调整为种植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和豆类等饲料作物;在东北地区启动米改豆试点,以玉米改种大豆为主,兼顾改种马铃薯、饲草、杂粮杂豆、油料、小麦等作物,多措并举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今年预计面积减少约3000万亩。四是探索农业产业融合。以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和生产经营合作为主要方式,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支撑,启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发展、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农村新业态,探索建立农民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让农民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
(二)价格支持改革掀开新篇章。一是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在新疆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在东北和内蒙古启动了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取消过去的临时收储政策,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对农民给予直接的差价补贴。棉花和大豆价格合理回归市场,市场供销活动趋于活跃,特别是增强了棉纺企业竞争力,棉花库存销售明显加快。二是实行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中央财政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对玉米种植给予定额直接补贴,充分发挥价格对生产的调节引导作用,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三)生态保护开辟新途径。在坚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重大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探索资源的保护利用机制。一是推动耕地保护利用。持续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民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开展补贴试点,鼓励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启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以秸秆还田利用为主渠道将秸秆“变废为宝”;在东北地区积极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努力缓解黑土层严重流失的趋势。二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特别是在重金属污染区、地下水超采区和生态脆弱区,探索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农民休耕耕地,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
尽管目前的财政支农政策改革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项改革刚刚起步,各方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相关政策衔接还需要一个过程。突出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性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引导政策。目前的试点绝大部分尚处于探索阶段,呈散点、碎片化分布,目标也往往单一化、片面化,部分政策的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系统梳理和重构。二是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分薄弱环节支持不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的措施往往是长期形成的政策难点,也是政策空白点,行之有效的办法还不多。特别是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方向是推动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品牌,实现优质优价,但激励政策如何切入尚待探索;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推动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但机制如何落地有待观察;在培育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政府的调控引导也不可缺失。诸如此类,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把准政策调控引导的力度、节奏、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