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羊直接卖不过千把块钱,现在做成真空包装的熟食,价格是原来的3倍。”浙江省桐乡市运北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红飞很庆幸,在去年羊肉价格下跌的时候,能与食品厂合作搞羊肉深加工,使合作社扭亏为盈。让好产品“好吃”起来,只是合作社转型的第一步。今年,他们让养羊“好玩”起来,办起了湖羊“农家乐”。
资料图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像“运北”合作社一样,由传统种植养殖业开始涉足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发掘新的增长点,分享农业增值收益。
天然地具有“接一连三”属性的农产品加工业,面对产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按照改革创新增动能、转型升级提质效、落实政策促融合的思想,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功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瞄准“有效供给”,激活增长新动能
在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酱菜加工是支柱产业。但从2014年开始,由于市场饱和,很多厂倒闭,曾以“一天1000箱”销售业绩著称的佰利恒酱菜厂也陷入困境。“人工成本不断增高,市场销路持续下滑,如何让厂子活下去?”负责人赵文平烦恼不已。
受考验的不止寿光蔬菜深加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加工同样面临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遭遇资金、技术等要素瓶颈。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居民收入倍增、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升级,新需求不断涌现;技术装备升级,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加工要实现有效供给:一方面,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对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更好地“卖出去”;一方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将消费“引进来”,延长农业价值链。如此,使“留下来”的农民共享红利,还能吸引“走出去”的农民返乡创业创新。
“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为工作布局。”在2015年底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暨休闲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如此表示,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系统的工作定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