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发展中的奇林农机专业合作社
2016-03-08   来源:安徽农机化网   

  合作社的决定,得到了社员和广大农户的积极响应,至今,合作社共流转水田5000多亩,本地抛荒土地盘活了,周边农户土地要么作价入股,要么采取订单托管,盘出了更好的效益。两年多来,合作社为20来个种粮大户和300多个农户近3万余亩土地提供各种方式的服务,在为他们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中,合作社不仅赢得了声誉,还在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能力上大大提高,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也日益得到提升,达到了农民增收,合作社盈利双赢的目标。

  近年来,县农机局多次组织在奇林农机合作社召开油菜小麦免耕直播,油菜机收,稻油、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和现场演示会,2013年成功承办全县首届“小精杯”农民机插秧技能大赛,并举办农业、农机专业技术培训10多场次,突显了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几经岁月,迎来机遇,2014年,奇林农机合作社也从全县近700来个农民合作组织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家实现2014年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创新试点项目的农机合作社,获得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办公条件,增加了农机装备,建设了育秧基地,大力提升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社员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入社成员中党员也逐渐增加,在县、镇非公党建创建活动中,通过努力,2015年8月22日成立太湖县首家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的成立,县农机局和新仓镇党委高度重视。党支部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党的建设、党员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机服务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社员拓宽服务领域,促进了农机能人的培养,把党的组织工作落脚点真正落实在农民身上,致富农民群众。

  三、合作社存在的困难

  农机合作社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土地流转难

  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必须以成片上规模的土地供应为前提。近几年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挣了不少钱,回家看到黄小奇买了不少机械,搭了那么多大棚,以为很挣钱,于是哄抬田租,跟合作社争田地,田地租金年年攀升,工价一年比一年高,土地流转难。由于恶性竞争,农户情况千差万别,众口难调,成片流转更难,田块面积账实不符,四至不清,流转户之间矛盾重重,流转面积难以确认。

  (二)合作社用地难

  近年来农村土地管理力度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严格,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办公设施用地、产品加工和仓储用地、农机具的存放用地等,都较难获得。如奇林农机合作社育秧工厂和办公场地租用附近当地诸多农户的田地,周期为5年,投资近百万元根本没有保障,2014年初,合作社准备建一个3000平米的标准机库棚、扩大升级维修车间,在建设方案设计,设施用地协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签订等方面,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县农机局和镇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但审批手续纷繁复杂,审批仍面临诸多困难。

  (三)资金筹措难

  合作社周转资金缺乏,经营和发展保障能力不足,很难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很多资金押在机具装备和育秧工厂及办公场地建设上,同时很多承包土地又需要提前支付土地租金,贷款也面临着付息的压力,更为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受贷款抵押条件的限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目前缺乏物权属性,农业机械均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授信担保困难,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3-5万元的小额贷款,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正因为缺少资金,也使合作社缺少更多其他投入,影响扩大再生产问题和更多农户以土地入社的积极性。

  (四)农业基础设施不够配套

  目前,农田机耕道路路况普遍较差,甚至“有头无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型机械的作业难度和成本,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小农建设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的实际需要考虑不够,建成的农田基础设施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五)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合作社主要由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组织成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机构松散,大多数入社大户普遍缺乏合作管理理念、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多数社员也只关注“农田作业”和眼前利益,对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以及如何经营缺少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合作社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完整的经营体,目前不仅仅是缺少管理型能力,而且在财会、农技、驾驶、维修等方面都缺少技术骨干力量。合作社既难以吸引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大学毕业生基本没有愿到合作社工作的,影响着机械化大发展的进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5659-1.html

标签:农机 专业 林农 发展

上一篇:2016政府工作报告:与三农有关的20条干货
下一篇:中国新五年规划调整粮食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