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难划分 维权陷困境
“如果不是农机本来就存在问题,而且不按时维修,李佑发就不会死。”看到妹妹曹四英的窘状,曹福财表示要找到收割机经销商和厂家理论,“他们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0月12日,经协调,曹四英和宜黄县海波农机销售有限公司老板郑海波签订了一份收条,载明由郑海波预付李佑发后事处理费用5万元人民币,以后赔偿事宜通过法院起诉解决。
在为李佑发处理后事时,曹四英曾试图与收割机生产厂家湖南中天龙舟农机有限公司(下称中天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对方赔偿,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去法院起诉”。
10月16日,新法制报记者来到宜黄县海波农机销售有限公司,郑海波的妻子冯细珍表示其仅负责售卖农机,质量问题和“三包”服务问题全由厂家负责,因此而造成的农机事故自然也由厂家承担。
“买收割机,李佑发还欠了我们近3万元。我们也已经先行垫付了5万元丧葬费,算是仁至义尽了,如果对方还要索赔就必须等到责任划分了之后再谈。”冯细珍说。
中天公司宜黄县负责人方立国却表示,厂家和经销商对此次农机事故均有相应责任,“机器问题并不像受害者家属说得那么严重,而且如果‘三包’服务不到位,经销商也负有责任”。
方立国表示,李佑发使用此类型收割机已经5年了,打“三包”服务电话仅是咨询而已。
方立国认为,此事的关键在于,李佑发购买收割机时,厂家已经对其进行了培训,在发现机器出现问题时,李佑发应等服务人员前来维修,但他却在未将割台锁紧装置锁死的情况下,贸然爬到割台底下,属违章操作,所以也负有责任,“我们已经向公司汇报了,但暂未得到回复”。
由于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导致赔偿也无法协调,曹四英陷入了困窘之中。
农机致死案常有 购保险者极少
据省农机局监管与装备科科长李小军介绍,仅今年,农机致死案在我省就有4起,“一起起事故的背后是一个个陷入困境的家庭”。
李小军指出,我省目前拥有120多万乡村农机从业人员,但针对他们的保障却几乎仍处于“裸奔”状态。这也造成了农机手在发生意外事故后,缺乏有力的权益维护渠道。
据媒体报道,农机作业属高危风险行业,已纳入国家安全生产13个重点行业,每年按农机拥有量推测的事故数据为:事故率百分之一,受伤率千分之三,死亡率万分之三。
李小军不无惋惜地表示,农机作业一般是父子同机、夫妻同机、兄弟同机,属于家庭经营,风险比较集中,一场事故可能一个家庭就趴下了。“人亡家破、返贫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令人痛心。”
尽管如此,但因经济困难,包括李佑发在内的大部分农机驾驶员,既不舍得也认为没必要购买保险。
“每次农民兄弟购买农机的时,我们都会建议其购买保险,但他们心疼这几百元的费用都不同意买,我们也不能强制,没办法。”方立国慨叹道。
公开资料显示,陕西、湖北和湖南均已全面推行农机互助保险,农机驾驶员只需缴纳数百元会费,即可享受安全管理、事故救援、损失补偿、配件维修、纠纷调解和特困救助。
“农机互助保险填补了第三者强制险的空白,重点保自身,且不存在责任划分,真正解除了农机手的后顾之忧,但因为资金原因,在江西难以实施。”李小军称,由于农机互助险的参保形式和新农合一样,需要政府配套资金,但现实是我省目前并没有此项支出,所以一直难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