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带来山乡巨变
2015-11-1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协同发展,“葫芦峪模式”正花开四方

  “我家一年收入十来万元!”在全部土地流转到公司后,负责管护园区花草的下峪村村民刘兰顺笑着说,“在公司带动下,俺们过去的穷光景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下峪村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据焦社增介绍,村里建了8个大型沼气池,厨房的采暖炉有104台,2.14公里的河沟也都治理了,今年又安装了96盏路灯,还打算给每家房上安上太阳能电池,现在已经建起103台。

  在“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农民可获得4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根据不同的流转方式,每亩至少收入600元。二是在园区打工的工资收入,人均每天至少100元。三是经营管理收入,园区为小业主每年每个经营单元付2万至3万元管理费,收获的农产品按合同约定的基数上交公司,高于基数部分归小业主所有。四是林下经济收入,林间树下间作的药材、小杂粮以及养殖的散养鸡等收入全部归小业主。

  通过“转、股、租、换”四种方式,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了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保证农民利益,园区经过摸索实践,确定了“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农民利益和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心共富。刘海涛说,农业园区建设的初衷,就是让农民富裕、幸福起来,按照“处处风景线、村村采摘园、户户农家乐、人人解说员”的蓝图,广袤的山丘一级一级一直连接到每一个村民的利益,最终形成生态建设、农民增收、企业获利的多赢局面。

  按照葫芦峪农业园区规划,将逐步发展以优质核桃种植为主,集高效设施农业、旅游观光、立体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特色农业高效园区。该项目涉及王坡、宅北、孟家庄、下槐、西柏坡5个乡镇,总面积26万亩。项目按照“54321”总体思路进行布局,即:五大种植基地、四大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养殖基地、两大自然风景区、一条农业产业带。项目总投资15.18亿元,建成后,年实现总产值8.79亿元,实现利润3.08亿元。

  目前,葫芦峪农业园已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栽植核桃树48万株,已让5万亩荒山变成了“金山”,5000多名农民从“绿色银行”受益。同时,公司把葫芦峪到西柏坡的52公里“贫困线”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的绿色生态旅游百里长廊也初见成效。

  在发展实践中,农业园用“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探索出了一条太行山区、丘陵地带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被誉为“太行山区现代农业的实践样本”,获得了“全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全国循环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河北十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葫芦峪模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认可,此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农业坚决不能成为“短板”!

  平山县委、县政府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政策为支撑,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借鉴“葫芦峪模式”,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先行区、承接农业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区,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平山县初步形成了以核桃、苹果、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为特色,以葫芦峪、生态谷、金鑫乳业等特色园区为龙头,以供销社、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为纽带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县林果面积达50.7万亩,其中核桃面积36.3万亩,苹果3.1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87个,龙头企业2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46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5元,同比增长14.6%。

  “科技耕山、高效种田、三产联动、企业运营、品牌经略、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富民兴农”的荒山开发“葫芦峪模式”,依靠社会力量推进山区绿化、扶贫开发,以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创新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政府、农民、企业的多赢局面。

  从2013年9月起,山区现代农业开发的“葫芦峪模式”开始走出平山,在太行山区多点开花:阜平1.38万亩、曲阳5600亩、唐县300亩……如今,“葫芦峪模式”已成功被复制、推广到其他地区,从而推动类似地区的农业产业、农民致富协同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最大限度保护林木、草皮等生态资源。“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模式把沉睡的荒山唤醒,向荒山要绿、要粮、要健康,让荒山成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刘海涛说,对坡度25度以下的荒坡,新造高标准农田,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对坡度25度以上的荒山,保持原样,重点是涵养水源、修复生态,根据实际栽植经济、生态树种。对新造地的边坡,通过种植苜蓿、紫穗槐、金银花等,实施生态护坡。经过8年多的开发建设,园区共栽植核桃树48万株,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足15%增加到约80%,生态效益凸显。

  据介绍,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科学研究所拟定《太行山燕山绿色屏障生态产业带规划》。根据这个规划,通过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河北省供销社跟葫芦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以“葫芦峪模式”为依托,在该区域建设高效特色种养基地。

  “公司计划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和张家口五市为基本组团,以县域为实施单元,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运作主体,以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地区的片麻岩荒山荒坡地为实施对象,推广、复制并进一步完善葫芦峪公司的治山经验和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建设若干个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5至8年努力,造出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凭借大规模新垦土地资源优势和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着力建设品类丰富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健康养老基地。预计项目建成后,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刘海涛说,这个项目呈条带状分布,叫做太行山“金腰带”项目。

  如今,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葫芦峪模式”不仅已花开四方,带动了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明天,将让更多的农村旧貌换新颜,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巍峨的太行山区定会展现出一幅美丽富饶的新画卷!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2617-1.html

标签:农机 山乡 带来

上一篇:从一家一户到规模经营
下一篇:山东省2020年将建成高标准农田329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