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带来山乡巨变
2015-11-1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昔日野草稀疏的荒坡荒山,瘠薄土地上勤劳的农民世代与大山相伴,住房低矮破旧、道路狭窄坎坷。如今,在五彩缤纷的层层梯田合影留念;在葱郁的田间采摘累累硕果;登高俯瞰华北大平原……深秋时节,河北省平山县葫芦峪农业园犹如太行山的一颗璀璨明珠,令八方游客一片赞叹、流连忘返。

葫芦峪农业产业园一角.jpg

  伴随着荒坡荒山的现代化开发,这里荒山变绿变美,庄稼汉变身职业农民,拿租金、享股金、领薪金,收入翻番,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也因美丽引来八方游客。

  被誉为“太行山区荒山开发的实践样本”的“葫芦峪模式”,如今已从平山县被复制、推广到阜平、曲阳等地,在太行山区多点开花,带动太行山区部分农村发生巨变!现代农业发展缘何带来山乡巨变?日前,笔者对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了探访。

  解放思想,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过去下峪是个“穷根儿”难挖的村,王坡乡下峪村57岁的农民刘美社眉里眼里都是笑,如今新盖了大戏台,修了出村路,整治了河道,村里大部分老乡有了汽车……葫芦峪园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让这个被贫穷困扰了几代人的山乡正在发生着巨变。

  思想一变天地宽。在沉睡了多年的岗坡次地上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转变,首先要转变观念。“土地流转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促园区规模发展;运营管理要强化科技支撑,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和科技人才……”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介绍说。

  “善思者,行远道。”整合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葫芦峪模式”的不断壮大,其根源就是思维观念的创新转变。

  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的“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方式便是其一。“大园区”就是依托公司对荒山荒坡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管理规范、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小业主”就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以50亩为单元,由农民公开承包、分片包干,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种植提高收益。

  据葫芦峪农业园区总经理刘建忠介绍,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葫芦峪农业园后,既可以享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在公司打工,特别是“小业主”的承包管理办法,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户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树木成活率97%。这也保障了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发展进程中,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产业发展规模和方向。

  沿着曲折蜿蜒的园区道路前行,邻近大棚蔬菜区域的是一片300多亩的紫色梯田,远远望去蔚为壮观,不断引来游客驻足观赏、合影留念。

  核桃种植一直是产业园的主导产业,而今年变更种植计划,打造“七彩花田”:种植玫瑰、薰衣草,打造婚庆文化基地……竟然短时间令人不解:“‘七彩花田’能吃还是能喝?”

  “农业观光游现在令城里人羡慕向往,玫瑰精油号称‘软黄金’,加上旅游收入,远比核桃种植收益多得多!”负责园区管理的副总经理张贵双说,园区种什么、怎么种的指挥棒却是“市场之手”。

  创新发展模式,引进人才是关键。创业初期,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人手少、条件苦,刘海涛就发动亲戚朋友齐上阵,现在随着一批职业经理人的引入,管理运营团队更加专业。据介绍,目前葫芦峪共有6名职业经理人,每人年薪都超过20万元。此外,近两年管理层中还增加了30多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农学类专业的居多。

  开放不仅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发展方式。虽然葫芦峪源自荒山荒坡、地处深山区,但近期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天津交易所挂牌上市便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例证。

  去年公司注册了“葫芦峪”商标,范围涉及旅游、农产品等多个类别。目前公司土地流转关系着千家万户,依法保障农户的利益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只有用法治思维保护自身利益、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才能不踩法律、政策的红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刘海涛说,“葫芦峪模式”备受关注,“葫芦峪”的品牌价值也与日俱增。

  2011年,下峪村农民刘书国把荒山全部流转给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后在园区上班负责土地流转。他说,公司与土地流转农户有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每年凭手中的合同结算租金或者分红。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2617-1.html

标签:农机 山乡 带来

上一篇:从一家一户到规模经营
下一篇:山东省2020年将建成高标准农田329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