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加快各项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建设,通过整合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创新农业贴补机制,大大补齐了农业发展的短板,打造高标准农田,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图
寒冬时节,在阜南县农业示范区的王化镇大湖村,这两天,村民们正在加紧调试新建成的红旗电灌站,准备随时开闸放水,这让当地5000多亩农田从此告别“靠天收”的局面。
阜阳市阜南县大湖村 村民 杜士芝:(以前)用机井抽水是十分不方便,用这个电灌站浇水 都可以直接到田了,花费也少了一半。
红旗电灌站从开工到建设完成,仅仅花了4个月时间。这么快的速度,还要归功于当地正在进行的水利产权改革试点。也就是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于是,大湖村农民陈维森联合另外6户村民,成立用水合作社,只花了12万元,就建成了这个总造价72万元的电灌站。不仅如此,陈维森他们的用水合作社,还拿到了政府颁发的确权证书。
阜阳市阜南县王化镇大湖村 村民 陈维森:有了(确权的)两证一书呢,几个(入股合作社的)股份同志,都感到心里吃了定心丸,他有这个管理权和使用权,信心更足了。
阜阳市阜南县农田基本建设办公室 副主任 何建桥:
权力给他(合作社社员)了,责任给他了,利益给他了,他都有动力(管护)了,目的是使工程能长期地使用下去。
眼下在安徽,随着省里不断创新投入方式,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全省各地都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批惠农好项目也得到了落地和优化配置。在潜山县,县财政今年就拿出1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为此他们改变了过去撒胡椒面式的奖补策略,把这些“真金白银”细化到产业和项目上,重点向全县20多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倾斜。正是得益于这项政策,位于油坝乡的这家农业企业获得了每亩6000元的奖补,用于把500多亩露天蔬菜全部搬进现代化的钢构大棚。现在,潜山县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4万亩,与前几年相比,种植面积扩大了2倍以上。
安庆市潜山县思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叶达前:我们现在这样的设施种植,物联网实时监控,省工省时,方便管理,一年的产值都在两万左右,(比以前)要翻两倍。
今年以来,安徽通过整合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土地整治资金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耕地地力保护,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安徽农发项目资金18.4亿元,同比增长8.2%,落实省级财政配套资金6.05亿元,对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化经营、土地治理等方面的338个项目加大开发和补助,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 副处长 王定友:统筹相关专项资金,比如农业综合开发 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通过贴息,贴费,担保以及风险补偿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确保粮食稳定,生产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