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土地换个种法 农民换个活法
2014-12-22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崔佳 蒋云龙)   

  “你想要的‘幸福’,在天坪山开着。”“不用到高原在家门口就能欣赏格桑花了!”……今年国庆节期间,一条条“带你去看格桑花”的微信在不少山城市民的朋友圈转发,一张张“幸福花”的美图引来众多人点赞。

  天坪山不在青藏高原,而是在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这里有宜人风景、千年古刹,更有漫山茶林、万亩梨园。新增的500亩格桑花基地,无疑又为这里的乡村旅游增色不少。“巴南的农业和旅游越来越洋气了!”正值巴南区建区20周年之际,不少网友通过今昔对比,发出了感慨。

  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农村面积178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多,农业人口51万……这就是巴南区的区情:重庆主城九区中农村面积最大、“三农”问题最复杂、城乡二元结构最突出。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巴南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记者进行了调研。

  产业化培育特色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过8年多的辛苦耕耘,来自西班牙的红柠檬,终于在巴南的土地上结出了红澄澄的果子。

  2005年起,熊晓梅就在巴南区云篆山种红柠檬了。“有了收获,就证明付出是值得的。”这位曾经的下岗女工,没有满足于今年10万公斤的红柠檬带给她的近百万元收入,她又给自己定下了更远大的发展目标――不单要种好红柠檬,还要推出果酱、果脯、盆栽、柠檬叶片曲奇等衍生产品,深耕细作,做大做强。

  在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过去的荒山几乎都被承包来发展特色农业了。除了熊晓梅这样的下岗职工,还有大量本地村民、返乡农民工以及外地企业。3000多亩荒山变果园,生长着香桃、葡萄、樱桃、果桑等多种果树。品质好,销路就不愁,经常是果子还挂在树上,就已经被城里的客户预订一空。

  在巴南区二圣镇,这里实行“公司+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以往单干的茶农们如今成为合作社社员,拿上了体面的工资。去年,二圣茶业公司将年利润的5%拿出来分红。当天,茶农钱世国拿到了两万余元红利。种了七八年茶叶的老钱直言见证了品牌的力量,“有了好品牌,如今我靠卖茶叶就年入10万多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城乡一体发展,首先是要缩小收入差距,而这必须要依托强大的产业能量。”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说,基于巴南的区情,当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握了三个原则:一是服务主城、获益主城;二是产业布局注重全域化;三是力争一产和三产高度融合。目前,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规划覆盖了巴南区50多万农民,占全区农业总人数的98%以上。当地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达到40.3%。

  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让农业增效,也让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巴南区已流转耕地32.3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4.69%。24.79万亩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全区发展优质瓜果蔬菜、花卉苗木52万余亩,带动当地1万户农户增收2亿余元。职业化让越来越多的农业能手来种地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明天谁来种地?巴南区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要让越来越多的能手来种地。

  从工地到田埂,从脚手架到樱桃树。巴南区鱼洞街道百胜村村民张敬实现了从建筑工人到职业农民的身份转变。这一“转身”,让他的年收入从2万元涨到10多万元。在区里和街道的指导下,他发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与70多户村民一起,将村里的樱桃产业做成了“一条龙”。“采摘加农家乐,肯定还能有更多的收入,”这个年轻的农民兴致勃勃,“明年,我还要搞樱桃深加工和樱桃酿酒。”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要是没有指导和培训,真伺候不了这些娇气的宝贝。”张敬深有感触:技术培训帮他解决了“不会种”“不会管”的难题,而指导成立合作社则帮他解决了“往哪儿销”的问题。

  像张敬一样的职业农民,在巴南有2500多人。通过培训,他们的平均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即使是最低的,家庭年收入也在人均3万元以上,远超过当地1.06万元的农村年人均纯收入。

  “农业产业化加速了农民的职业化进程。”巴南区区长陈刚说,“花卉苗木之都、奶业新城、观光休闲乐园、万亩蔬菜基地、十里柚果长廊、乡村旅游胜地、万亩生态渔村七大工程迅速推进,庞大的生产规模催生了对职业农民的旺盛需求。”

  依托这些农业产业化载体,巴南区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全区建成20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00所农民田间学校,年均培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年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以上,越来越多掌握不同技术的生产能手得以涌现。社区化让农民过上城里生活

  四室两厅的房子120平方米,水电气路还样样配套,窗外就是健身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今年,巴南区跳石镇滩子口村村民曾柄权一家搬出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过上了现代化的小区生活。

  在巴南农村,这样的小区正在改善着农民的生活,它们还有个温馨的名字,叫“幸福农庄”。“我们已经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了,”曾柄权说,除了水电气路这些,商业网点、医务室、农家书屋和幼儿园等也是他常打电话给亲戚朋友“炫耀”的内容。

  “幸福农庄”的房子,建在哪儿、建多大,农民自主决策。房价是纯成本价,1200元/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出一点、整合政策性资金解决一点、农民自己筹一点的方式解决。全区在二环外的15个镇街,每年都安排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

  目前,巴南区已建成14个“幸福农庄”,还有4个在建,近2700余户农民过上了小区生活。“农村社区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农业产业化,才有职业化的农民大量聚集,也就产生了‘幸福农庄’存在的基础。”李建春说,“幸福农庄”本身也是有经营功能的。

  所谓的经营功能,是指“幸福农庄”所依附的农业产业化直接创造或衍生的就业机会。而所有“幸福农庄”的规划点,都在农业产业化区域内。

  根据巴南的“三化”规划,全区产业程度较高、聚集人口较多、居住条件较优的地方都将陆续建起“幸福农庄”。更重要的是,“幸福农庄”整合了城市社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项公共资源,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居民在农庄里也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59682-1.html

标签:农机 活法 农民 土地

上一篇:谁来挽救“超负荷”的土地?
下一篇: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