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是头等大事。面对国内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如何将我们的饭碗端稳端牢?这就使得我国农业需要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通过“走出去”,以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谋篇布局,争取农业生产主动权,掌握农业贸易话语权。
资料图
农业企业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主体之一,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力、经营管理经验,具备雄厚的人才优势。因此,我国农业要“走出去”,农业企业理应唱主角、挑大梁。但由于我国农业“走出去”起步较晚,农业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何维护我国农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如何与国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博弈等方面,我国农业企业还需要积蓄力量,做更多的功课,当然也更需要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给予重视,制定更多促进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为了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国家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农业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
农业“走出去”,开拓新的资源和市场,企业是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走出去”获得长足进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已有300多家企业在全球46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农业合作,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领域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业,我国农业“走出去”已遍及全球五大洲。
农业如何“走出去”,企业该怎样挑大梁?近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的由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主办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培训研讨班上,有关专家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A认清家底,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供需紧平衡
――“走出去”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及粮食进口的依存度风险逐年增大,农业‘走出去’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必须加快步伐。”研讨会上,有专家这样说。
近十年来,我国已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其中谷物进口1458.5万吨,大豆进口6337.5万吨,植物油进口922万吨,棉花450万吨,食糖454万吨。此外,我国牛羊肉进口55万吨,水产品进口92.8万吨,苜蓿草进口75万吨。这些农产品的进口总量折合相当于利用了耕地约7亿亩。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6.8-7.7亿吨,其中谷物需求量约5.8亿吨。目前,我国现有粮食生产能力仅5.9亿吨,粮食缺口1亿吨。以谷物为例,按照国家提出的谷物自给率95%的目标,到2020年,每年需要进口约3000万吨。而到2020年,我国牛羊肉需求量1400万吨,需要进口200万吨;牧草需求750万吨,需要进口300万吨。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正在不断加剧。目前,人均耕地仅1.3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土地的粗放利用,要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水土污染和草地沙漠化,使得耕地和饲草地面临衰减威胁。此外,我国虽然拥有广阔的渔业水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但是,由于长期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严重。我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饲料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专家认为,受上述农业资源的限制,仅靠国内农、畜、渔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海外农业资源,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战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