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及精准农业的推广应用
黑龙江垦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属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现有土地面积5.6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0万亩,包括旱田2000万亩、水田2320万亩,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总部设在美丽冰城哈尔滨市,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现有人口173.4万人,全部从业人员98.3万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员35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143.4亿元,家庭职工人均村收入20227元。
开发建设前,这里是亘古荒原,素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半个多世纪三代北大荒人的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早已经变成了“北大仓”,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7.5%,农业科技贡献率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职均生产粮食46.8吨,目前,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50亿斤,粮食商品量400亿斤。可以解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口粮,被誉称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
产全过程机械化,并积极实施和大力发展精准农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熙教授)
技术,垦区先后从美国凯斯、迪尔公司引进“精准农业”技术和成套设备进行试验示范,以现代化大马力农机装备为标志的垦区农业生产迈向了精准农业时代。
2002年依据农业部(农计函〔2001〕107号)“关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友谊农场精准农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精神,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实施精准农业试验示范项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为项目主持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为项目实施单位。就这样,黑龙江开始了精准农业的探索和推广应用。友谊农场精准农业技术装备的引进和试验,为黑龙江垦区后来大批量地引进国外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和依据。
2004年黑龙江垦区组织调研,研究论证在垦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拟从国外引进一大批世界最先进的农机设备,来装备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通过国际招标采购美国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生产的成套农机设备,共投资1.56亿元人民币,引进226台件,装备了53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并与垦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撤对建区”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宝泉岭农场和八五二农场建设了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并建设了采用数传电台的卫星导航自动驾驶RTK差分系统。
2005年和2006年,又先后继续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大马力农业机械,拖拉机最大马力已达500马力,收获机已达305马力,设备厂家也由原来的迪尔、凯斯公司扩展到还有卡特彼勒、维美德、克拉斯等公司,装备成大约160个现代农机装备区,覆盖旱田耕地大约900万亩。
2007年红星农场、七星农场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下,建设了现代农机管理指挥调度信息系统。
2009年胜利农场在全国率先批量12台拖拉机应用数传电台的GPS导航RTK差分技术。友谊农场建设了精准农业信息系统及GPS导航无线移动网络RTK差分系统。
2010年开始黑龙江垦区推广应用拖拉机GPS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GPS导航无线移动网络RTK差分系统,天宝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凯斯公司、瑞文公司、拓普康公司、莱卡公司等产品进入垦区,目前已经推广应用2000台套。
2010年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建设了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展现了北大荒60年开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所发挥的巨大的历史功勋作用。
2011年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建设“现代农机管理中心”,推广应用了集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科技培训为一体信息化技术。
2013年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建成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集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功能展示、科技培训、管理停放为一体。中心的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处于国内同行业的一流水平。